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数据。从总体上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指标有所波动,但基本符合社会预期。不过,也有部分经济指标的变化与大家感受不一致。例如,如服务业增速下滑幅度低于工业、3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2月份、农村居民实际收入降幅大于城镇居民等。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回应部分经济指标与感受不一致时表示,在分析经济指标数据时,需要结合统计指标的内涵、口径、方法等进行客观分析。
初步核算,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2%,降幅低于工业3.3个百分点。“服务业点多面广,不同行业受到冲击时表现不一。”付凌晖分析说,一季度,传统服务业下降较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35.3%、17.8%和14.0%,但信息、金融、公共管理和卫生等服务业较快增长,一定程度对冲了传统服务业下滑影响。
其中,信息服务业快速增长。疫情防控期间,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网上会议、远程诊疗等信息需求大幅增加,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信息服务增长较快,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
金融业较快增长。一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7.1万亿元,股票成交额增长46.7%,原保费收入增长2.2%,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0%。
公共管理和卫生等非营利性服务业稳定增长。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疫情防控投入加大,公共管理、卫生和社会工作等行业保持增长。一季度,国家用于卫生防疫、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组织等方面的支出达1372亿元。
“由于上述行业增长较快,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近40%,拉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0个百分点。从用电量看,一季度,服务业用电量同比下降8.3%,降幅小于工业用电量0.3个百分点。”付凌晖说。
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29万人。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2月份下降0.3个百分点。
“观察就业状况既要看失业率,也要看劳动参与率。”付凌晖表示,城镇调查失业率是指通过劳动力调查或相关抽样调查推算得到的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其统计范围是城镇常住人口。劳动参与率是指全部劳动力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劳动参与率上升意味着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员增加,反之减少。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企业用工需求上升,就业人数增加。3月份,全国劳动参与率比2月份提升。城镇就业人数环比增加10%以上,其中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数均增长2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调查失业率略有下降,但就业压力仍然较大。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就业人员规模比1月份下降6%以上,约18.3%的就业人员处于在职未上班状态。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较大,全国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和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调查失业率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9%。其中,农村居民实际收入降幅比城镇居民扩大0.8个百分点。付凌晖表示,这主要由于一季度农村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9%,涨幅高于城镇居民消费价格1.3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下降3.9%,降幅与城镇居民相等,但低于农村居民4.7%的降幅。
付凌晖表示,在城镇化过程中,部分农村收入较高的人群进入城镇,但在城镇仍属于较低收入群体,他们的迁移对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均有拉低作用。当前,疫情影响全国居民实际收入下降,受人口迁移影响,城镇、农村居民各自的收入降幅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