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的“绿色接力”(生态治理的中国奇迹⑥)

来源: 作者:刘乐艺 发布时间:2020-06-22 11:04       

塞罕坝的“绿色接力”(生态治理的中国奇迹⑥)

塞罕坝风光。王 龙摄

车辆绕山体盘旋而上,车窗外整齐有序的樟子松、落叶松树群不断交替出现。若不是每逢遇到过路车辆,护林员都会举起黄色防火旗以示警戒,这片密密匝匝的林海似乎就仅剩这满眼翠绿充盈其间。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拥有世界最大面积的人工林。如按照株距1米计算,塞罕坝的树可绕地球赤道12周。

面向这片112万亩的苍茫林海,记者心中不断闪现一个疑问:塞罕坝的树真都是人工栽植的吗?

“不用怀疑。很多游客都像你一样产生过疑问,作为塞罕坝第一代务林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片林海完全是人工打造的,塞罕坝的树是我们一棵一棵栽上的。”解答记者疑问的是今年已经76岁的陈彦娴,她正是塞罕坝上流传甚广的“六女上坝”故事主人公之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城,似乎总少不了与沙土“相伴”。在北京北部180公里处,便是平均海拔1000多米的浑善达克沙地,北风长驱直入,携带大量尘沙席卷而来。有人曾形象地比喻:如果这个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堵不住,就相当于站在屋顶上向院里扬沙子。

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听闻塞罕坝造林需要人手,为响应“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正在承德读高中的陈彦娴同宿舍5个姐妹商议后,决定放弃高考,背起铺盖卷奔赴林场。1963年,“六女上坝”,这一上就是40年。

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这是建场初期塞罕坝的真实写照。造林伊始,困难重重,1962年、1963年连续两年,塞罕坝造林成活率均不足8%。塞罕坝人很快找到了失败原因:外地苗木“水土不服”;要想造林成功,必须自己育苗。

但育苗并非易事,整地、做床、催芽、播种,每项工作程序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为了掌握好播种时盖土的压实度,陈彦娴与同事们拿着滚桶一遍又一遍地练,手磨出了血泡,胳膊肿得抬不起来,可她们仍不停歇,直到掌握技术要领为止。

清晨的塞罕坝气温极低,为了给树种催芽,塞罕坝人为树苗垒起了“火炕”。催芽对温度、湿度有固定要求,育苗人必须时刻根据变化增减柴木。“浓烟总呛得流泪,人一到室外,泪水就会结成冰粒挂在脸上,难受得很。”但即使如此,在苗圃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陈彦娴也习以为常。

“育苗最害怕啥?”记者问。

“最怕看到云彩飘来!”为什么?塞罕坝气候高寒,一旦有云彩飘来,意味着大雨、冰雹也是八九不离十,而这是苗床育苗最怕遇到的。“那时候,只要一看云彩飘来了,我们所有人就像听到‘命令’一样,全都扔下手里的活,第一时间跑到苗圃,拿草帘子或者脱下衣服盖在苗床上。”陈彦娴说。

凭着艰苦创业、遇挫弥坚的精神,在1962年至1982年的建场20年间,塞罕坝人在这片沙地荒原上共造林96万亩,总计3.2亿余株,百万亩林海初露峥嵘。

植树造林讲究“三分造、七分管”。1983年以后,塞罕坝大面积造林已基本结束。将这片来之不易的森林管护好、经营好,是第二代塞罕坝人承载的历史使命。

“我1994年来到塞罕坝工作。报到那天,我从山上往下望,满目林海的感觉真的令人震撼。”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场长陈智卿说,更加折服他的是塞罕坝人的守护精神。

来到塞罕坝没多久,陈智卿被安排在塞罕坝深山的营林区工作。说是营林区,其实只有他与一位名叫罗福祥的护林员共同驻守。缺水怎么办?在地上刨个坑,灌些涝塌子水,等沙子过滤一晚,第二天才能喝。取暖如何做?搭个半地上半地下的地窨子,烧两个火盆取暖,虽然冻不着,但保准浑身上下有一股烟味。

罗福祥每日每夜在山间巡护。“他一天就能走二三十公里。今天巡查这片落叶松林区,明天走完那片白桦林地,天天如此,还不重复。当时,我真是觉得不可思议。”尽管只在营林区待了一年,但那段经历却让陈智卿第一次懂得了塞罕坝精神。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称赞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令塞罕坝上下深受鼓舞,“那种自豪与荣耀,我永生难忘。”塞罕坝机械林场职工宋嵬佶告诉记者。

总书记的指示,让远在海南的“95后”姑娘马明月对塞罕坝有了关注。就读于海南大学园林与设计专业的马明月从小就对林业情有独钟,在翻阅不少关于塞罕坝的资料后,这个看似文绉绉的小姑娘认定坝上就是她实现理想的战场。

2019年11月,通过重重筛选,马明月成为了第三代塞罕坝务林人。别看只是个20岁出头的小姑娘,她却有着不输前辈们的拼搏劲儿。“打标准地、量树距、采集病虫标本,这些工作她一点儿也不比我们男生慢。”一起分配到第三乡分场的刘泰宇告诉记者。

“虽然来到基层营林区很少见人,但这样就更有时间学习业务了,最近我就总结了一个测量树围的新办法。”她边说边跟记者比划着,脸上挂着激动的神情。

正是一代又一代的“绿色接力”,让塞罕坝变了样。1962年至2019年,塞罕坝的无霜期由52天增加到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2017年12月,塞罕坝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地球卫士”奖,这抹凝聚了三代建设者心血的“中国绿”,成功走上了世界舞台。

现如今,看着办公室窗外的万亩林海,陈智卿信心满怀:“我们正积极开展绿化苗木、森林旅游、碳汇等多个产业项目。有总书记的关怀鼓励,我们这杆‘生态大旗’扛得更起劲咯!”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