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资金支持、税收制度、政府采购等,都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十三五”以来,财税政策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资金支持方面,持续强化支出保障,2016年至2020年共安排了生态环保资金44212亿元,年均增长8.2%。这些支出往往和企业运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支持北方地区冬季的清洁取暖试点、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运用等,都直接让广大企业、百姓受益。
同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需要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实施更有力度和针对性的政策举措。今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如何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成为当前财税政策面临的重要任务。
在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形势下,生态环保资金投入面临不小的压力。为此,一方面要强化资金保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一方面要注重资金的科学分配、优化支出结构,发挥出最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通过实施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确保责任主体明确、工作落实到位。
在加大财政支持的同时,要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财政资金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比如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推动社会资本更多参与污染防治和绿色低碳项目。政府采购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要大力实施绿色采购政策,运用强制采购、优先采购、制定政府采购需求标准等措施,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绿色税制建设广受关注。绿色税制并非由单一税种担纲,而是涉及环境保护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等多个税种。我国绿色税制已初步建立,下一步还需要契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要求,全面统筹相关税种,更好发挥反向约束和正向激励机制作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宏观政策也需要全面、系统地提供有力支撑。财税政策要做好科学顶层设计,把握好关键着力点,密切和其他宏观政策协同配合,为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