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战“疫”,又战“贫”,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科学施策,投入力量,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向打赢脱贫攻坚战发起冲刺,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是摆在各地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战“疫”必将胜利,发展时不我待。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还有近3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需要脱贫,52个贫困县要摘帽,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前不久,中央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强调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脱贫攻坚“冲锋号”已吹响,正需要我们争朝夕、惜韶华、向前冲,做到疫情防控不含糊,生产发展不拖后。
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两手抓,就得两个肩膀协调用力,讲究科学性,需要重轻有别、分类而治、一体推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可顾此失彼、使力不均、影响全局。特别对于那些无确诊病例、累计病例少、基本没有新增病例的低风险地区,在做好“外防输入”的同时,更应把精力集中到脱贫攻坚重任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疫情防控是脱贫攻坚的“磨刀石”。 在年初全国省级地方两会上,都将脱贫攻坚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来安排,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对各地来说无疑是“双重”挑战。特别是当前剩下的“贫困堡垒”大多处于偏远农村地区,这些地方普遍存在农业基础落后、产业发展匮乏、就业质量不高、人居环境较差等现状,如何更好地用好力,使好劲,集中富裕力量向“深贫”“极贫”地区挺进,一举拔掉“穷根”,各地需要尽快出实招、真行动。当务之急,特别需要做到“三不忘”。
战“疫”不忘春耕生产。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当前正值春耕备耕“黄金”季节,春耕作业对鼓起农民“钱袋子”,装满群众“粮袋子”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抓手。眼下,农村地区尤需备足种子、化肥、人力等,做好农机维修保养,投入必要的技术力量,做好农作物种植指导服务,切实以农业生产这一“压舱石”稳人心、强信心、聚民心。
战“疫”不忘产业发展。完整的产业链具有强劲的“造血”功能,发展产业,对农村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举足轻重。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分散精力、影响市场的情况下,更应把产业链做长做细做精,辐射延伸至农村地区,以小投入换取大收益。譬如,相关部门和基层扶贫主体可根据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市场供需判断,对乡村地区加大种养殖业宏观指导,提供科学信息,指引农民抓好中药材、果蔬、禽肉类等“供端”生产,为市场保供储备“源头活水”。既帮农民增收,又稳定生产产业链,也是降低疫情对市场影响的题中之义。
战“疫”不忘就业帮扶。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面临不少发展难题,不可避免会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而稳就业位居“六稳”之首,打赢脱贫攻坚战,就业扶贫尤其需要牢牢抓在手上。也正因此,脱贫攻坚要有“走短路、下大棋”的谋略,地方应当根据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就业变化,动态调整政策,把“减负、稳岗、扩就业”要求落实落细,把贫困户“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好经验用在刀刃上,尽快鼓励做好低风险地区农民工返岗就业,解决好个体工商户恢复营业等事宜,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布局到经济社会活动的“大棋盘”中来,以过硬的措施、过硬的力量,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战的“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