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农民工返岗复工提供服务保障?

来源: 作者:王鹏 等 发布时间:2020-03-10 15:03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就业是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如何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地区,如何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保障农民工返岗复工?

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铁集团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为农民工返岗复工提供服务保障的有关情况。

开展“点对点”运输,助力农民工返岗就业

据统计,2019年全国有2729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外务工。疫情影响下,大量农民工外出就业受阻。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对贫困人口就业的帮扶力度。

针对已有工作岗位和新确定工作岗位的拟进城务工农民工,开展“点对点”运输服务,可以保障农民工顺利返岗,为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人力支撑。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介绍,全国已经有四川、浙江、山东、福建等27个省份推行“点对点”一站直达包车业务。同时,通过有序恢复省际省内道路客运班线,提供联网售票、联程联运服务,保障了农民工分散化出行。

国铁集团也充分发挥在中长途运输中的主力军作用。“我们从2月16日到3月6日,组织开行专列246列,包车厢运输1100辆次,运输人数达27万人次。”国铁集团客运部主任黄欣说,针对零散出行的务工人员,国铁集团也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及时地调整运力安排,部分之前停开列车也进行了恢复。

为更好解决劳动者求职就业问题,人社部大力推进返岗复工的信息对接服务。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已累计发布了各类就业岗位信息近千万个,新招员工已成为企业复工复产的生力军。

一系列举措的推行,助力贫困劳动力尽快有序返岗,给贫困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了就业底盘。人社部农民工工作司司长尚建华介绍,目前返岗复工的农民工达到7800万人,占今年春节返乡的60%。

加强防疫措施,保障农民工安全返程

如何确保包车运输安全?蔡团结表示,场站和工具必须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高、中风险区包车实载率控制在50%,方便大家分散就坐,减少感染几率;确保直达运行,中途严禁上下客;设置留观区域,如遇特殊情况第一时间送到留验站。

蔡团结说,要求司乘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保证运输安全。将农民工返岗包车纳入“绿色通道”保障范围,实行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便利通行。公布24小时服务电话,随时解决农民工出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我们售票严格按照分散就坐安排。”黄欣表示,专列务工团体乘车前,都由各地人社部门统一安排和进行健康检查。铁路部门积极配合做好承运和服务工作,全力以赴保障旅客平安抵达目的地。

黄欣介绍,有的列车,地方政府安排了医务人员,铁路部门积极提供便利条件,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运行途中如有旅客发热,列车工作人员会立即按照处置程序对其进行隔离,及时将旅客下交到前方有留验站的车站,由地方政府防疫部门进行处理。

“动车组主要采取顶部送风、底部排风的通风方式,持续实时供应新风,空气清洁度等各项技术参数符合国家标准。”黄欣说,为做好疫情防控,不同车型的新风供应量提高到17%至33%,动车组列车每隔5到10分钟可完成一次新风换气。同时,增加动车组列车空调滤网清洗和消毒频次,确保空调系统运转良好。

打通堵点,多措并举让农民工返岗更便捷经济

凭借一个“健康码”,来自河南的务工人员顺利抵达浙江复工。2月底,两省签订“健康码”互认合作协议,打通了农民工返岗的一个“堵点”。

在四川,省内居住14天以上且接受当地村、社区管理的人员,如有跨市州以上外出务工需要,可到当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新冠肺炎健康检查,并出具省内互认的健康证明。这些服务均为免费。

“一码通行”能否推及全国?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说,不同省份的风险等级、响应级别和防控要求不同,各地“健康码”生成标准不一,“一码通行”的条件尚不成熟,但省际风险评估互认机制的做法值得肯定和借鉴。

“关键在于农民工输入地和输出地密切配合,把经常性的防疫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杨文庄说。

农民工返岗既要安全便捷,也要保障经济舒适。“点对点”包车让务工人员返岗更方便了,但出行费用怎么负担?

蔡团结介绍,目前有部分用工单位直接承担包车费用,也有部分用工地政府以财政购买服务的方式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包车费用。同时,农民工返岗包车已纳入“绿色通道”,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

“政府补助一点、用工企业资助一点、农民工兄弟负担一点,最大程度上降低出行成本,实现各方共赢。”蔡团结说。

新华社记者王鹏、董瑞丰、郁琼源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