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玉树·新生活】一个蓝皮本 他在胸前口袋揣了10年

来源: 作者:樊永涛 发布时间:2020-04-18 09:02       

起初的采访中,我并不知道这位人民子弟兵有这样一个蓝皮本,更不知道他在胸前口袋揣了10年。

【新时代·新玉树·新生活】一个蓝皮本 他在胸前口袋揣了10年

王国营的蓝皮本。

他叫王国营,武警玉树支队副支队长,是玉树地震亲历者,也是当时参与抗震救灾的战士之一。正值玉树地震10周年祭,我联系到了王国营,听他讲述地震中的经历以及玉树涅槃重生的故事——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2698人遇难,受灾最严重的结古地区,基本夷为平地。

那天清晨,玉树支队官兵像往常一样正常出早操。突然间,天旋地转,地动山摇,原本4层的军营楼在几波余震过后成了废墟,但庆幸的是官兵无一伤亡。

“人民生命危在旦夕,大家赶紧去救人!”经过支队长和政委的简短动员,400多名官兵分成40多个救援小组,每组由一名干部带队,以支队机关驻地为中心,冲向西杭片区四周的废墟展开生死大营救。

王国营时任支队三中队指导员,动员令一出,他所带领的第13小组、11名官兵喊着:“一、二、三、四”的口号,投入到救灾队伍之中。关键时刻,支队官兵战斗在最危险地段,担当最艰巨任务,用最嘹亮的口号声给受困群众以生的信心和希望。

救人!救人!不惜一切代价救人,这是王国营当时唯一的想法。到处是废墟,到处是瓦砾,到处是灰尘……没有专业工具,官兵就用手掏、用铁钎挖,手上、身上都划出了血痕、磨出了血泡。头顶、脚下,处处面临砸伤、砸残的危险,但谁也没有退却半步。

在即将坍塌的楼房里,在砖石频落的危房中,官兵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地冲向废墟。8时30分,当官兵赶到受灾严重的西杭村救援时,强烈的余震发生了,四周房屋的残垣断壁开始出现严重倾斜,发出吱吱的声响,不断滚落下砖头和碎块。没有命令,没有退缩,他们全然不顾自身生命安全,硬是将被困群众一个个救出。

至今,王国营还记得,战士才让东智家就在玉树,地震发生后,部队多次路过他那已成为废墟的家,但他却什么都没说,他的心与废墟下的群众紧紧贴在了一起……与战友协力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救援任务。

记得,在一间摇摇欲坠的屋子内,传来一名男孩“救救我,救救我……”的呼救声。战士谢宇毫不犹豫地冲了进去,就在他抱着男孩刚刚跑出来的瞬间,余震突然袭来,屋子轰然倒塌,未来得及救出的父母不幸罹难……这个男孩叫丹周闹布。

更记得,夜幕降临,劳累了一天的官兵还要分组在30多个受灾群众临时居住点帐篷外围进行巡逻。很多官兵自发把自己的被褥、食物和水让给了群众,89岁的藏族老阿爸多才吉让激动地握住子弟兵的手说:“你们这些当兵的,就是‘活菩萨’”!

地震后,年仅12岁的才文拉毛给武警玉树支队官兵写感谢信。

救援在紧张进行中,对失去家园的群众安置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由于地震,支队围墙全部倒塌,一时间周边村庄的上百位村民涌入了营区。这件事让王国营深受感动:“灾难来临时,老百姓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人民子弟兵。”搭建帐篷,成了子弟兵救援工作的重点。一顶顶蓝色帐篷在军营的空地搭建,原本的军营俨然成为了一个小型社区。

震后不到一周时间,支队援建的“爱民帐篷学校”就开学了。琅琅的读书声、稚嫩的童声温暖着所有人。王国营担任孩子们的老师,除了上文化课,还适时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并提供生活帮助。

实际上,王国营要负责的工作,并不仅是教孩子们读书写字。他的教学任务除了指导孩子们正常的文化课学习,还要为受灾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消除恐惧心理,并且在生活上保证这些孩子有衣服,有文具,有饭吃。

“你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采访中我这样问王国营。他不紧不慢地从作战服右胸口袋中掏出一个已经磨得发亮的蓝皮本读了起来:“索南然杰当时只有10岁,昂女巴金11岁,普布才仁、扎西名久、昂文金巴、才文拉毛、尕玛江措……他们都是孤儿,地震中失去了亲人”。

图为武警爱民帐篷学校。

我接过这本封面已经被磨破的蓝皮本,里面歪歪斜斜地写满了近40位孤儿的名字。并没有教学经验的王国营,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帐篷小学的情况,特意准备了这样一个蓝皮本,详细记录每个孩子的个人信息。“我要知道他们的情况,才能教好他们”。

三个多月的“老师”生涯,让王国营和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当年3岁的达娃永止,是所有孤儿中年龄最小的一位,看他小,王国营就片刻不离地抱着他,以至于一段时间后,除了王国营,别人一抱他就哭。

十年间,这本对王国营具有特殊意义的蓝皮本一直被他随身携带,小心珍藏。虽然,帐篷学校已经没了,新的校区也都建起来了,但王老师的名字却留了下来。曾经的稚嫩孩童一转眼都已经就读高中上大学,有的甚至已经工作,穿着迷彩服的王老师自然成为孩子们儿时记忆里最温暖的背影,而那一张张纯真阳光的笑脸,一声声清脆稚嫩的童声,一个个活泼可爱的身影也成为王国营一生抹不去的记忆。

“风雨中,是你们温暖的胸膛给了我希望;星空下,那一盏盏祈福的酥油灯为你们点亮……”新年的钟声敲响时,营区里传来了悠扬悦耳的旋律,那是地震孤儿们发自内心为支队官兵吟唱的一曲充满爱与希望的歌谣……地震之后,每逢藏历新年,支队会把地震孤儿接到营区,让他们过一个欢乐的军营新年。除此之外,设立“助学基金”,资助10名地震孤儿每人每月100元直至18岁。

“叔叔,别走!我们还想和你们一起玩,还想和你们一起跳锅庄!”2013年11月,当救助孤儿的几名老兵退伍那天,孩子们哭喊着、奔跑着,追逐着渐渐驶出营区的大巴车。而这辆挂着“光荣退伍”条幅的大巴车里,退役老兵早已经泣不成声,使劲地向孩子们挥着手。他们知道,这支“爱心接力棒”会不断传递下去,支队官兵与孤儿用真情书写的这首爱的篇章不会落幕。

十年之中,阴霾散去,希望点燃。王国营和他的战友用最温暖的胸怀,尽己所能去关爱那些地震中受到伤害、需要资助的人。

震后十年的今天,一个安宁祥和、弥散着现代气息的新玉树,展现着欣欣向荣的勃然生机。

那些十年前的回忆,王国营无法忘记,也没法忘记,自然成为独家记忆。那个蓝皮本,也将在他的口袋中保存一个又一个十年。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