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在全球抗疫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的举办,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不但传递了中非合作框架下的守望相助精神,更是以具体行动及倡议的形式谱写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又一崭新篇章。
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发表的《团结抗疫 共克时艰》主旨讲话中强调,这是一次“共商团结抗疫大计,共叙中非兄弟情谊”的特别会议。讲话重申了中国对中非传统友谊的珍视,表示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加强中非团结合作的决心绝不会动摇”。这次会议将成为中非友好合作新的里程碑,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三大信号:
首先,中国要与非洲国家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为此,中国在会议上提出了继续援助非洲抗击疫情的具体方案,包括要抓紧落实中国在世界卫生大会上宣布的举措,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物资援助、派遣医疗专家组、协助非方来华采购抗疫物资,中方将提前于年内开工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同非方一道,实施好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的“健康卫生行动”,加快中非友好医院建设和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承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愿率先惠及非洲国家等。可见,这些承诺是温暖的、坚定的,行动是务实的、全方位的。
其次,中国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中非合作。针对疫情给非洲社会及经济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习近平主席在发言中表示,要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在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的过程中,要重点向健康卫生、复工复产、改善民生领域倾斜。其中一项具体举措是,中方将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免除有关非洲国家截至2020年底到期对华无息贷款债务。
随着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大冲击,非洲国家的国际债务偿还压力不断升级,西方媒体开始渲染中国将减少对非投资,而这将威胁到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等建设。近年来,非洲国家不断凸显的债务问题,已然成为非洲民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其中,非洲涉华债务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在中国6月7日宣布包括非洲部分国家在内的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可以暂停对华债务偿还的基础上,此次特别峰会继续释放中国对非免除无息贷款债务的积极信息。无疑,这是中国向非洲国家深受疫情影响所表达的及时关切与实实在在的帮助。帮助并支持非洲国家克服疫情对其经济生产带来的冲击,是一项务实且真正体现患难见真情的举措。这对非洲国家来说,可谓雪中送炭,也击破了西方国家及媒体对中非合作的污名渲染。
再次,中国要同非洲国家一同践行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此次峰会本身就是践行多边主义合作精神取得的成果。与会代表成员广泛,有联合国、非盟及世卫组织的负责人,也有多个非洲国家首脑。会议发表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联合声明》重申了要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同时,与会各方共同呼吁国际社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畅通,以及要大力支持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疫情之下,国际上出现了将疫情政治化、病毒标签化的负面言论,其中也不乏因种族歧视和意识形态偏见导致的冲突。我们看到,一边是多国政府苦苦挣扎在抗击病毒的漩涡之中,一边是全球视域下的新闻媒体陷入各执己见的口水之战,一些价值割裂的国际媒体已然滞后于对全球性挑战的协调应对之需。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以实际行动展示了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会议的成果需要中非各界精诚合作来落实,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及媒体摒弃偏见,针对当下中非合作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解决方案并分享解决之道。中非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边主义价值取向及加强全球治理的一次具有典范意义的实践,未来成果值得期待。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非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 张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