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呼吸及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管希周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逐渐得到控制,各地返岗复工人员迅速增加,公共场合如何做好防护成为人们的首要问题。“目前有少数人逐渐放松警惕,出现了出门不戴口罩、扎堆聚集等现象。随着当前复工返岗人员及出行人员的大量增加,疫情防控面临的压力进一步骤升。”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呼吸及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管希周近日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虑到新型冠状病毒的高度传染性,建议大家仍要保持高度警觉,具体防护要做到: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严禁聚集性活动;2.勤洗手、进出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与他人交流时要保持一定距离;3.若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并按程序上报,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管希周还特别提醒三类高危人群:孕妇、儿童、老年人,他们是家庭成员,更是病毒易感高危人群,因此也是防护重点,要做到思想不麻痹、防疫不可懈怠、个人防护不能放松。
孕产妇 ,特殊时期更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孕妇及其家庭成员来说尤其重要。管希周提醒,孕产妇这一时期还是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去人员较多的地方;不要走亲访友,拒绝各种聚会。他说,“孕产妇在家休息也要注意适度活动,安排好作息生活,做好自我心理调适;均衡营养,确保睡眠充足,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坚持母乳喂养的产妇来说,喂奶前要重视正确洗手。
2.孕产妇的家庭成员也需要特别注意防护。管希周说,孕妇的家人若要外出,必须佩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孕妇本人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出回到家中要先洗手、清洁外衣,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当天要洗头或洗澡。保持双手清洁,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温度适宜,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半小时。
3.孕产妇要听从医生建议到医院按时产检。管希周表示,孕妇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防护,还要尽量减少在医院停留的时间。若出现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就近医院就诊,听从医护人员分诊安排,如实告知医生病史,配合医生并自觉做好自我隔离。若出现阴道流血、胎动异常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管希周特别提醒,孕产妇到医院产检、就诊、分娩时,建议固定1人陪护,最多2人轮换。拒绝亲朋好友到医院或家中探视产妇及新生儿,避免交叉感染。
天气转暖外出增多,儿童青少年需重点防护
目前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一些地区部分学校和部分年级也陆续或将要开学。管希周提醒,这时最要重视防护,儿童也是防护的重点人群。另外,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孩子们的外出活动也会增多,对于有儿童、婴幼儿的家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无论是家中还是教室,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是非常有效的防病毒措施。
2.尽量减少儿童外出活动,不带孩子走亲访友和到人多的地方。若要外出,尽量避免或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必须佩戴好儿童专用口罩,不能用大人的口罩作为替代,做好防护;不建议1岁以下或不适应戴口罩的小婴儿或新生儿出门,如果小区宽阔需要晒太阳,家长要特别做好防护再出门。
3.保持孩子双手清洁,勤洗手,不乱摸。不要让孩子用手挖鼻孔、揉眼睛,防止飞沫和接触传播。拒绝亲吻孩子,不面向孩子呼气、喘气。加强营养,合理安排孩子饮食,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不和孩子共用食物、餐具、饮具。
4.注意锻炼和保护视力。孩子在家不可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子产品,适当带领孩子在家做一些体育锻炼或到空旷户外进行适量活动。要确保孩子睡眠充足,增加自身体质,提高免疫力。
5.孩子如果出现感冒、腹泻等常见病的轻微症状,建议先居家观察吃药,如果情况加重,做好防护再到医院就诊。孩子生病到医院就诊或住院期间,听从医护人员安排。建议陪护儿童的人员尽量固定1人,最多2人轮换;拒绝亲朋好友探视孩子。如果家人或孩子出现咳嗽、发烧症状,应及时就医,家长做到不隐瞒,如实告知医生病史,配合医生并自觉做好自我隔离。
老年人,主动做好自我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对于免疫功能减弱的老年人,他们往往合并一些慢性基础性疾病,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管希周建议:
1.科学认识疫情,不信谣、不传谣。支持配合居住城市、社区、村的防控管理,了解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科学认识疫情。要从政府部门或权威媒体获取信息,不相互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2.自己才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聚集、少外出、勤洗手,保障睡眠。平衡膳食,荤素搭配、粗细搭配,餐餐有蔬菜,适量吃水果。食物制作应细软,易于咀嚼和消化。主动少量多次喝水。高龄和体弱消瘦的老年人可少量多餐,在三餐基础上增加餐次。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合理补充营养,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粉、肠内营养制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3.既往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应加强自我监测。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如血压、血糖、心率、体温等的监测。按时、规律、规范服药,不擅自调整用药,保持病情稳定,减少不必要的就医。目前已有多家医院开通了网上问诊,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与医生保持联系。保持药品充足,不可擅自停药。病情稳定者,经医生评估,可开长处方。开药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少去综合医院。病情有变化,及时就诊。
4.就医时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出现发热超过37.3℃、咳嗽等症状,要先联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到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家庭健康守好门,复工复产有保障。让我们从每一个家庭做起,做好防护,少出门,不聚会,千万不要麻痹大意,给全家健康带来隐患。(记者耿兴敏)
外出归家,这五件事必做
疫情期间,外出返家后如果做好以下5件事,可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1.脱鞋。建议将外穿的鞋子放置于通风的门外或玄关,也可往鞋底喷洒75%的酒精消毒,更换干净的居家拖鞋。一般来说,鞋子放置一定时间后,即使有踩踏到污染物,也没有了病毒的感染活性,所以通过鞋底传播病毒的概率是比较低的。
2.脱外套。若去空旷人少的地方,外衣晾在通风处即可;若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轻脱衣物,不要抖动,可用75%的酒精或喷洒或擦拭消毒,消毒后的外套翻转对折后让内侧朝外,放在玄关处;若去了医院等高危环境:建议清洗所有衣物,并用冷水配制适宜浓度的含氯消毒液浸泡5分钟,然后清洗。
3.摘口罩。如今,大家选戴的口罩多为医用一次性防护口罩。如果是短暂外出,那么口罩可妥善保存后继续使用,不要随意放置。如果需要长时间在外办公,把用过的一次性口罩,按要求摘除并扔进垃圾桶。
#p#分页标题#e#4.洗手。处理完口罩和衣物,记得用流水加肥皂洗手 20 秒。外出回家后需不需要洗头?根据SARS 病毒的存活规律,可推测含病毒的飞沫在头发上超过 1 小时就没有传染性了。如果不想洗头又十分介意,可以在出门时带帽子,回家后将帽子按照外套的处理方法消毒处理即可。
5.消毒“手把件”。用酒精棉清洁手机、钥匙、耳机、钱包、保温杯等随身物品,以及您带出门的鼠标、键盘、笔记本等办公用品。(胡珍)
去公共场所,如何做好防护?
疾控中心专家指出,需要重点提防商场、医院、电梯、食堂、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这些地方更易传播病毒。
电梯:全程戴好口罩,不扎堆坐电梯;发现可疑人员,避免同乘;不在电梯内交流和进食;不要直接触碰按钮,可用纸巾或消毒纸巾等隔开;离开电梯后要第一时间做好手部清洁。
超市、商场:全程佩戴口罩;列好购买清单,只买不逛,缩短选购时间;避开客流高峰期,不扎堆选购商品、排队结账需注意保持1米以上距离;购买足量,减少采购次数;尽量使用手机支付;购物完成后彻底清洁双手。
会议室:会议室要保持清洁,定时消毒;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开会全程佩戴口罩;控制会议时间;传阅文件前后需洗手;工作交流时,要戴好口罩并间隔1米以上;尽量不要开中央空调。
食堂:出入餐厅、取餐时戴好口罩;错峰取餐、就餐;取餐时减少交流,排队间隔1.5米以上;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就餐前使用洗手液和流水充分洗手;就餐时不要说话,不分享食物,专心吃饭,减少逗留。
公共交通:全程戴口罩;与他人保持距离,尽量远离他人1~2米;尽量靠窗就座,条件允许可开窗通风;避免用手直接触摸车上设施,如有需要,比如要拉扶手,可先用消毒纸巾消毒后再接触;下车后,需认真洗手,并对公交卡、手机、钥匙等物品进行消毒,衣物可挂在通风处。
医院: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N95口罩,如非必要,不摘口罩;需尽快就医,不要在院区内随意走动或聚集停留;不要乱碰乱摸医院的公共设施;尽量减少陪护人员数量;就诊前后做好手消毒;离开医院时,要用流动的水和洗手液清洗双手。(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