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森林湿地“活”起来

来源: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0-04-02 16:24       

北京城市副中心重点工程——宋庄蓄滞洪区二期工程将在今年年底竣工。届时,每天将有8万立方米的温榆河水通过蓄滞洪区的湿地净化后,汇入东郊森林公园。这座京东平原地区最大的休闲公园,将呈现林水相映、水鸟翔集的大美湿地景观。

防洪标准提至百年一遇

北京地势西高东低,位于东部的通州区每年汛期都面临着较大的排洪压力。为保障副中心城市安全,一个名叫“通州堰”的综合水利项目正在实施。“通州堰”是借鉴“堰”的分水原理,运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分流、蓄滞、排除等措施,围绕副中心构建“上蓄、中疏、下排”的多级滞洪缓冲防洪体系,最终使副中心防洪标准从现在的5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目前正在加紧施工的宋庄蓄滞洪区二期,属于“通州堰”的“上蓄”部分,建设内容包括尹各庄分洪闸、尹各庄拦河闸,窑平路围堤加高,富壁路涵洞联通,以及蓄滞洪区湿地的绿化美化工程。

“工期很紧张,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在2月底前实现了各标段全部复工。”项目负责人、北京市水务工程建设与管理事务中心副总工郭靖波介绍。

宋庄蓄滞洪区二期位于温榆河左岸通州区宋庄镇境内,距离北关闸上游7公里,项目区域与东郊森林公园只隔了一条富壁路。而实际上,东郊森林公园就是宋庄蓄滞洪区一期所在地,公园在建设时规划了不少水系,可蓄滞洪水700万立方米。

这次新建的蓄滞洪区规划可蓄滞洪水200万立方米。一期和二期项目加起来,蓄滞洪水规模达900万立方米。当夏季洪峰来临,可通过尹各庄分洪闸、尹各庄拦河闸联合调度,把从温榆河上游倾泻下来的雨洪水引入到宋庄蓄滞洪区,临时停驻,从而减少下游的排洪压力。待洪峰度过后,再开启小中河退水闸,把滞蓄的雨洪慢慢排放到下游河道。

潜流湿地净化温榆河来水

该工程共设有6个土建标段。在第3标段,记者看到,前期开挖的土方已经堆成高高的土山。站在“山头”上俯瞰,地面下挖处,像铺网格一样,平铺了一层混凝土构造的长方形隔断。每个隔断面积10至20平方米不等,高度不到2米。工人们正忙着往各个隔断里填充滤料。

“我们现在看到的低洼处是今后蓄滞洪区的潜流湿地,这些混凝土打造的隔断,就是湿地的基底部分。”标段负责人高经理介绍。

走进施工现场,只见工人往隔断里一层层填充的滤料,从下往上分别由火山岩、碎石、再生陶粒、沸石等组成,层层累计起来有1.2到1.5米厚。滤料层下面是30厘米厚的细土层以及无纺布和PE膜组成的防渗层。滤料层之上则是湿地植物的种植层。未来,这里将形成面积约25公顷的湿地。

“除了防洪,宋庄蓄滞洪区二期还有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净化温榆河水质。”郭靖波介绍,承担净化功能的主要就是这片潜流湿地。工程竣工后,每天会有8万立方米的温榆河水会引入到湿地,通过地下滤料层的物理净化和地面湿地植物的生物净化,还清水质。预计净化后的温榆河水可达四类水标准。

副中心营造北方水乡景观

宋庄蓄滞洪区二期与此前建成的一期,也就是东郊森林公园要实现贯通,关键就在于打通两者之间相隔道路——富壁路的地下管涵。

然而,这项工程的难度却不小。一来,管涵施工处的上覆土层较薄,而且是不稳固的砂土层;二来,施工期间富壁路不封路不断路,管涵开挖同时还要时刻监测地面的沉降值,保证地面车辆的行驶安全。

在管涵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声不断从地下的作业段传来。为减少施工带来的扬尘污染,整个开挖地段都罩在一个三四层楼高的临时建筑里。按照施工方案,富壁路地下联通管涵九孔并排,已适应汛期洪峰的水流压力。这样大的体量在北方地区甚为少见。

地下涵洞采用人工掏挖的方式,两端同时施工,每天一点点推进。施工方介绍,涵洞于去年7月份正式开挖,受疫情影响,春节后复工施工人员严重不足,眼下正通过错时赶工的方式,一点点地往前追进度,保证在年底前实现涵洞的贯通。

涵洞贯通后,净化后的温榆河水将可直接汇入东郊森林公园。宋庄蓄滞洪区二期项目设计负责人、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潘海琳介绍,眼下东郊森林公园虽然开凿了水系,但没有水源,很多河道是干涸的。温榆河水的引入解决了公园的景观用水,并且每日来水,源源不断。有了水流的滋润和映照,今后东郊森林公园将呈现森林湿地交相辉映的大美景象。

与东郊森林公园隔路相望的宋庄蓄滞洪区二期,也将建成一处湿地公园。用来净化温榆河水的潜流湿地常年保持水面景观,水域中及四周将种植芦苇、荷花、睡莲、水葱、慈姑、千屈菜等品种丰富的水生植物,营造北方水乡的迷人景观,今后将成为又一处水鸟栖居之所。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