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医食品食用必须遵医嘱

来源: 作者:李然 发布时间:2020-06-10 13:09       

  6月5日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永兴县“蛋白固体饮料”事件调查处置情况。当地一母婴店将固体饮料“倍氨敏”充当“特医奶粉”销售,虚假宣传特殊功能,存在消费欺诈行为。为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安全监管,打击不良商家将普通食品作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进行销售,北京、湖南、长春等地纷纷开展特医食品专项检查。事件背后,也反映出消费者对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相关知识上的漏洞。

  那么,到底什么是特医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与普通婴幼儿乳粉有何区别?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小众”的特医食品

  食物的主要功能是充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市场上可供成人选择的食品有很多,但婴儿食品往往都很单一,他们通常以母乳或婴幼儿配方乳粉为食。但也有极少数婴幼儿因对牛奶等乳蛋白过敏、对乳糖不耐受等原因,无法进食普通的婴幼儿配方乳粉,需要食用特殊食品。在这样的情况下,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也就应运而生。相较于范围颇广的食品,特医食品也只能算“小众”。

  记者了解到,目前,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主要包括《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2010)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2013),两者分别适用于0月龄—12月龄的人和1岁以上的人群。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中“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包括0月龄至12月龄和1岁以上人群。

  其中,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指针对患有特殊紊乱、疾病或医疗状况等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营养需求而设计制成的粉状或液态配方食品。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它食物配合食用时,其能量和营养成分能够满足0月龄—6月龄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生长发育需求。显而易见,特医食品食用人群具有特殊性,不同的特医食品需要满足的特殊人群营养需求也不同。

  特殊的食用条件

  婴幼儿是一个群体,但他们所食用的食物却也各有不同,过敏的宝宝需要将蛋白质水解为小分子蛋白的食品,腹泻的宝宝需要零乳糖的食品,早产的宝宝应食用可以满足日常追赶生长所需的奶粉等,并不是所有的婴幼儿都需要食用特医婴配食品,但这类产品却是婴幼儿食品市场必不可少的组成。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5月16日发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品批准注册清单》,截至2020年5月13日,通过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审批的配方食品有48个。其中,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儿童的有29个,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有19个。

  5月29日,北京营养源研究所特殊食品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朝青在特医食品现状及投资价值分析直播课中提道,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包括无乳糖配方食品或者低乳糖配方食品、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食品或者氨基酸配方食品、早产或者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食品和母乳营养补充剂等。“对于0到1岁的特殊婴儿来说,他们没有办法吃母乳和普通奶粉,所以必须有这样一类产品来为他们提供服务。在审批中,这一类产品也是首先获批的,种类最全的。”她说道。

  严格的生产管理

  在市场上,消费者选购产品时有着各种各样的“心里标准”,不同年龄段、不同症状的婴幼儿对营养的需求不同,企业产品的研发生产也因人而异,越来越多企业的加入推动着特医食品行业的发展。

  在2020年6月3日召开的“鲜乳、乳制品及婴幼儿乳粉质量与安全检测”主题网络研讨会上,陕西省食品安全监督中心许新艳谈到婴幼儿配方乳粉时介绍,食品安全法对企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出厂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实施逐批检验,保证食品安全。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

  陈朝青也表示,特医食品处于保健食品和药品中间状态,流通管理与药品相似。生产特医食品要求企业有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检验能力。相较于普通食品,生产特医食品无疑对企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对于消费者该如何挑选特殊配方奶粉?专家指出,要听从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在购买产品时,要问清楚导购奶粉的类型,有什么注意事项等,消费者要学会看奶粉罐上的标识。此外,可以将产品包装上的国食注字TY+8位数字,输入到“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中查询核实已获批的注册产品信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发政表示,特医食品的概念近几年逐渐为人们所熟悉,未来特医食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市场有待规范发展,需要正本清源,避免鱼目混珠。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特医食品具有特殊性,并非适用于任何人,且不同特殊人群所需不同。应加强特医食品科普宣传,让消费者了解其特殊性,并遵医嘱食用。(实习记者 闫利)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