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中国东极”黑龙江省抚远市的大地时,70岁的屈晶已开始新一天工作,生火、烧水、备料、捞制粉皮……
在这个昔日中国最东的国家级贫困县,屈晶依靠制售粉皮等摆脱了患病丈夫给家庭带来的贫困。如今住在崭新彩钢房内的屈晶说,她去年收入了约2.4万元,这有她做粉皮、种小菜园的收入,还有公益性岗位和享受国家、地方政策的补助。
从住房、医疗到发展边贸、光伏发电等,随着中国各地出台一系列脱贫政策,有越来越多像屈晶这样的贫困户迎来幸福新生活,也有越来越多像抚远这样的贫困县甩掉贫困“旧帽”。
黑龙江省有关部门负责人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不懈努力,目前该省28个贫困县市已经全部脱贫摘帽,历史性告别了区域性整体贫困。
放眼中国东北,脱贫攻坚工作同样不断取得新进展。随着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贫困县市旗全部脱贫摘帽,中国东北地区脱贫攻坚取得关键性胜利。
在中国的辽阔版图上,东北三省一区雄踞“鸡首”,是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虽然近年来东北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各地坚持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推进脱贫攻坚。
黑龙江省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农业大省黑龙江有2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8个省级贫困县,其中深度贫困县3个。近年来,该省采取保障兜底、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扶贫扶志等系列措施,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黑龙江省青冈县通过亚麻企业订单种植、吸纳务工、资产租赁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林甸县帮助贫困户将奶牛寄养在奶牛养殖合作社分红;海伦市贫困户认领“扶贫林”内的果树,作为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拜泉县通过食用菌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随着黑龙江省政府今年2月批准延寿、拜泉、林甸、海伦、青冈5个贫困县市摘帽退出,黑龙江省贫困县全部“清零”。
在吉林省,当地的贫困状况具有片区贫困人口分布面广、贫困发生率高等特点。其中,西部白城市干旱少雨,土地沙化、盐碱化。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耕地零星分散,自然灾害多发,贫困人口收入不稳定。截至2015年底,吉林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0万人,贫困发生率4.9%。
1月16日,屈晶坐在自家炕上。新华社记者 韩宇 摄
为了摆脱贫困,吉林省发挥财政资金和金融杠杆作用,做大扶贫资金“蓄水池”;因村施策谋划产业、因户施策落实项目;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全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截至2019年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剩余1006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7%。今年4月吉林省政府发布公告,靖宇、大安、通榆、安图、汪清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吉林省8个贫困县全部实现摘帽。
13.25万人脱贫,128个贫困村销号,5个省级贫困县摘帽——今年1月辽宁省公布的一份脱贫攻坚“成绩单”,意味着这个老工业省份的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县全部摘帽。
辽宁省并非中国脱贫攻坚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但也有不少地处偏远、自然禀赋条件差、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的贫困地区,要想拔掉穷根,就得靠干部群众俯下身子,找准路子,形成一批富民产业。从产业扶贫“造血”解决“两不愁”,到政策扶持落实“三保障”,辽宁走出一条特色脱贫路。
作为中国东北组成部分的内蒙古东部地区今年3月传来捷报:这里的旗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从茫茫林海到广袤草原,一项项脱贫攻坚举措精准落地,一个个贫困旗县焕发生机。
从全国范围看,经过多年努力,截至2019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从9899万人减少到551万人,94%的贫困县实现摘帽,接近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这是人类减贫历史上的伟大成绩。
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上周闭幕的全国两会再次向世界传递明确信息:中国将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东北地区部分干部群众表示,贫困县脱贫摘帽,并不意味着贫困消失。眼下,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的最后关头,各地将准确把握脱贫攻坚形势任务,一鼓作气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