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孔子用“大同”一词,阐述了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两千多年后,提及大同人们率先想到的是煤炭资源之上的一座能源之城,但如今的大同正向着更多的蓝天白云前进。
很难想象,十多年前曾因“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使大同在全国城市“污染榜”上常年有名。能让大同走上去黑“洗白”之路,发展新能源的长期战略功不可没。从乡村入手,一手淘汰落后产能,一手推进高效清洁利用,两手抓的改革模式,为新能源起飞插上了 “新引擎”。大同市广灵县是大同主打清洁能源的金名片,从清洁供暖上下功夫,从深入农村改革上下功夫,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新能源采暖 小山村充满“科技感”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千百年来,大同市的广大乡村地区一直都是散煤使用最广泛的地方,因此能源革命涉及最广泛的地区也是乡村。烧水、做饭、取暖,煤炭与村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甚至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资,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但 “煤改电”、“煤改气”存在依赖政府持续补贴等问题,因此大同市政府将打造因地制宜的农村生物质清洁采暖改造定位了当地能源革命的重要发展目标。
2019年,大同市广灵县涧西村当选为“新能源采暖”试点村,全村进行了生物质清洁采暖改造,采用“分散式燃料加工+分布式采暖”的模式进行取暖。提供这项技术的启迪未来能源技术员解释说:“‘分散式燃料加工+分布式采暖’模式,依托清华大学的技术,充分利用废弃秸秆资源,就近收集然后加工成压块燃料,加工点也设置在了村落周边。相比于传统的颗粒燃,压块燃料价格更加低廉,降低了燃料成本。且加工点设置在周围,也减少了运输成本和污染,真正达到减少污染、零碳排放的目的。”
在大同市广灵县涧西村记者了解到这种“生物质新能源采暖”的燃料成本远远低于煤炭,同时又不改变村民原有的生活习惯,使村民切身感受到了生物质采暖的实惠与方便,并且切实起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据了解,每3万户生物质清洁采暖改造成功,将会使每个采暖季减排二氧化碳约15万吨、减排粉尘约7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2000吨、减排氮氧化物约660吨;同时,还可解决20万亩土地秸秆离田问题,减少20%的农林废弃物污染。山西省副省长贺天才在大同调研时对于这样的模式表示了认可:“这种采暖模式适合在农村推广,又便宜又清洁。”
据了解,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曾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称,优先开发当地分散式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资源,大力推进分布式可再生电力、热力、燃气等在用户侧直接就近利用,结合储能、氢能等新技术,提升可再生能源在区域能源供应中的比重。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秘书长张大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十四五’期间,如果北方,尤其是农村地区大面积推进清洁取暖,那么,生物质能肯定是首选”。显然,这种生物质能源既符合有关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居民可承受”原则,又符合《通知》的要求,是实现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的现实选择。
洗去“黑标签” 小山村充满幸福感
2009年,时任大同市长的耿彦波打响了全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在加大产业调整、落实节能减排的同时,包括推广使用清洁燃料,整治扬尘污染和机动车尾气、全面叫停所有厂区的燃煤锅炉实现统一供热、规划 89 平方公里的禁燃区等措施也一一开始实施。
如今,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大同终于奏响了“黑绿变”的交响曲,让“大同蓝”成为了这片土地的金名片。广灵县就是大同洗去“黑标签”的一个缩影,通过“一村镇到七县区”进行清洁能源改造,广灵县居民的日常起居也实现了由“黑”向“白”的转变。大同市政府为每户村民都配备了可燃烧清洁能源原料的炉具,让大同百姓爱上了这个炉子。“秸秆压块烧起来没有烟,热烘烘的,做饭可好咧,睡觉也热乎乎的,干净不脏手,没有那么黑乎乎的烟。”广灵县涧西村的李社香这样告诉记者。
2020年9月,大同市长武宏文在广灵县调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清洁美丽乡村建设时表示:“炉具主要是清洁,暖和是第一功能,目的是要家里烧煤炭干净,比烧煤炭好操作,要保护好我们的蓝天”。
大同市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局长张颖龙表示:“农村生物质能源是农村能源形式的重大转变,取暖效果好,干净卫生程度高,污染小,农民用后反映都不错,尤其对秸秆的回收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突破。这种生物质能源的运用对农村能源革命及乡村振兴会起到一定的好效果。”
如今,广灵县从焕然一新的城镇面貌到市民幸福指数的显著攀升,已经证明清洁能源改造转型已经初步取得了实质性的成功,但如何巩固来之不易的硕果,解决经济造血、解决乡村振兴仍然在考验着这个小小的城镇。为解决这个问题,大同市政府已积极协调提供清洁能源改造技术的启迪清洁能源集团,在每个分散式燃料加工厂提供十个以上扶贫岗位,帮扶相对困难村民,巩固脱贫成果。
今天,昔日的“煤都”小山村正转身今天充满幸福感的清洁城镇,这里不仅迎来塞外旅游的好风光,而且在新能源产业领域领略无限“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