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普通,就像路边的白杨树;他很高大,乡亲们心中有他的丰碑——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河东村原党支部书记张承雷,把百姓的事情看得比天大,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终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永远离开了他为之奉献了12年的河东村。
2019年10月25日,星期五,去世前的最后一个白天,张承雷和村“两委”成员就第二天的工作进行商议,坑塘治理、扶贫自检、安全饮水、农村改厕、高铁征迁扫尾……他们仔细讨论,共安排了7件工作。
谁承想,这竟成了他对村里工作最后的嘱托。就在这天晚上,他已经安装了3个支架的心脏再也不堪重负,心脏病突发去世。
张承雷的办公室至今仍保持原样:进门右手一张写字台,电脑键盘、显示器旁边是一个算盘,斑驳的墙壁上贴着党员纪律条例,两张沙发相对摆放。“我们村党支部连续三年是示范党支部,他担任过组、村会计好多年,打算盘是多年来的习惯。”原村文书、现任党支部书记张付晓说。
算盘打得好,源于他对工作的尽职尽心、锱铢必较。英庄镇距离市中心26公里,位于白河、潦河、华河冲积平原,是个传统的农业乡镇,群众收入渠道有限,同时,位于城区下游,生态环境受影响较大。作为村民们的“主心骨”,张承雷“大小事过问,身先士卒”。
去年9月,总投资近300万元的河东村安全饮水工程竣工,乡亲们吃上了甘甜的深井水。此前,居民们用的是压水井,吃的都是浅层的高氟水。“水烧开后,苦涩不说,水的下层都是白色的沉淀。”老党员汤贵然说,从跑饮水项目到联系打井、管道铺设,都是张承雷亲力亲为。村里打深水井的时候,他连续三天三夜盯在现场,直到亲眼看着井深达到122米,并且水泵管道达到80米以下的深度才放心。村里铺设输水管道,因为需要穿墙越户,协调难度更大,张承雷挨家挨户做工作累到吐血,妹妹哭着求他去住院,他只是说“现在太忙”,服下药品就又开始了工作。
从百姓最关注的难题入手,迎难而上,张承雷总是这样开展工作。
村里厕所改造采取三级处理,国家还补助每户1000元改造为水冲式蹲厕,既环保又清洁。但是,河东村有的家庭没有设置厕所的空地,有的管道需要穿越别人庭院,有的住宅进出道路狭窄机械无法开进,只能人工开挖。为了让乡亲们能更多地享受到政策优惠,张承雷依旧是一家一户做工作协调。如今,除了外出打工长期不在家的家庭以外,河东村的农厕改造基本完成。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拓宽道路,有4户群众不愿意,张承雷反复做工作,嗓子都哑了,最终使得工作顺利进行。
国家有补贴的项目,推进还需要反复做工作,那些零补偿的小农水项目、占用耕地的高速路绿化、高铁建设征地、国储林项目,对于基层干部来说,每一样都是“硬头活”。
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张承雷发动村“两委”班子,注重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样样干在前列。“300多亩国储林,我们种树一直干到了腊月二十八。”老党员白敏辉说。河东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40人,他们或有病,或有残疾,除了享受政策兜底保障的3人,张承雷千方百计寻找帮扶项目,争取到公益岗位、保险宣传员等,还依托合作社创造增收岗位,让无房户住上了20平方米的大房间,让危房户实现了危房改造,用上了自来水,改造了厕所,已经实现13户脱贫。
河东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以种小麦、花生、大葱为主业,种植大葱,每亩需要投资2200元到3000元,利润最多50元,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甚至会被旋耕到地里直接还田。2002年,与人合伙承包村办预制板厂、收入颇丰的张承雷临危受命,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增加乡亲们的收入,他自费到山东寿光考察,买回来种子、葱种育苗机,努力提高产品价值。儿子张云祺从2008年开始承包土地,为了尽快推广,他让儿子种了100余亩大葱,带动全村7户乡亲科学种植。
河东村经济发展应该走什么路?很少外出的张承雷考察回来后对儿子说,还是要在外地设置销售点,不能在地头等着人来上门收购,要去北京、山东打市场,明确市场需求。
然而,这些设想还没来得及付诸实施,张承雷就永远地告别了人世。去世后家里整理遗物,他在存折里给老伴留下的只有200元存款。
这就是一名普通的村干部,把河东村建设好,改善乡亲们的生活是他的初心;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是他的职责;事必躬亲、冲锋在前,是他的作风。
让我们记住他:卧龙区英庄镇河东村原党支部书记张承雷。(通讯员 李仰峤 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