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贫的重要保障。这个兜底作用很关键。
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重点做好那些尚未脱贫或因病因伤返贫群众的工作,加快完善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相关扶持和保障措施,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
——习近平
山高,云雾间群峰连绵;坡陡,盘山路时隐时现。小河沟上方,半山腰三间老瓦房,是谭登周住了大半辈子的家。
回家的路,是一条长长的石阶,遍布青苔,狭窄陡峭湿滑。只要天气不错,75岁的焦光润就会出门,去下面的菜地看看。看着妻子回家时手拄腰、喘粗气,谭登周却没有力气扶一把。
这里,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2018年3月,谭登周干活时失足坠落。这一摔,让刚脱贫的老谭夫妇因病返贫。2019年4月15日,老谭夫妇一直念念不忘——习近平总书记踏着湿滑的石阶登上陡坡,从屋外看到屋内,详察细问,殷殷嘱咐……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又快过去一年了。谭登周夫妇的病都好些了吗?他们的生活有没有好起来?
渡过难关信心足
“人一辈子难免遇上个‘三病两苦’,这么多干部没日没夜下力气帮,还不求啥子回报,我们挺知足的。”
土黄色的墙上贴着一副对联:“九死一生靠政策,三病两苦有医保”,横批 “共产党好”。这是2019年春节,谭登周专门请文化人写的,但词都是自己想的。
“从七八米高的地方摔下来,眼前一黑,就啥子都不晓得了。”谭登周睁开眼睛,已是10天之后。
住院4个月,花了近16万元,这对老谭家可是天文数字。“这么大的病,自家只出了1万多元,所以说现在政策好呢。”气色渐好的老谭,说话比以前有力气多了。
谭登周在县医院住院,医保报销比例是90%,而且享受“先诊疗后付费”。“要是等筹到钱才救人,那我可能早就不在了。”老谭说。
出院了,还得养病。颅脑损伤、骨折、肺挫伤……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重体力活儿,谭登周都无力承担。患有风湿、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老伴,也扛不动这个家。
“他们是典型的因病返贫。对这样的家庭,政策得兜底。”帮扶责任人、华溪村驻村工作队第一副书记罗风华说,村里给老谭安排了生态护林员的岗位,又为老两口办了低保,再加上土地入股分红、养老保险等,老两口年收入能到2万元。
“人一辈子难免遇上个‘三病两苦’,这么多干部没日没夜下力气帮,还不求啥子回报,我们挺知足的。”谭登周很感恩。
在中益乡,如今还未脱贫的64户人家中,有25户是因病返贫。战胜“三病两苦”,摆脱贫困,政策兜底给谭登周们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脱贫不脱好政策
“我活了这么大岁数。现在虽然得了病,却过上了最好的日子。现在的愿望,就是再多活几年。”
海拔高,山上冷。谭登周招呼我们到厨房围着火炉坐,又给灶膛里加了几把柴。火苗蹿起,照得老谭的脸红扑扑的,炉子上的小锅也“咕嘟咕嘟”冒起了水汽。
“锅里是啥?别煳了。”记者问。
谭登周把锅端开,“摔了以后,胃一直不好,罗书记跟市里的医生给我搞来的中药。”
乡卫生院的医生每月都来家访,“治未病”。县里医院和市里的医院联动,让患大病的村民能得到及时救助。
脱贫不脱政策。再次脱贫的老谭家依然享受政策扶持。只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家都有免费家庭医生。
看病不愁,衣食住行也不愁。打开冰箱,冷藏室冷冻室都有肉。走进卧室,被褥整洁,还有台不错的电视机。
“我活了这么大岁数。现在虽然得了病,却过上了最好的日子。现在的愿望,就是再多活几年。”焦光润顺带着还打趣老伴,“今天中午蒸了渣肉。我能吃肉。他呀,吃肉消化不了,有福享不着。”
来年日子盼红火
“政策好,也不能一天到晚躺着要。我想让媳妇也回来,开个农家乐、卖点农家菜。来年你们再来看,我家的日子就红火啦。”
和谭登周一样,小儿子谭弟海不善言辞。父亲摔伤后,他第一时间辞工回乡照料。没了工作,家里有出无进,他心里也急。
“来村里旅游的人多起来了,我和媳妇买了个冰柜回来,放在爸妈家卖饮料。”谭弟海说,自己没有一技之长,但有一把子力气,捡白果、采蘑菇,收些山货来卖,没承想小挣了一笔。
“政策好,也不能一天到晚躺着要。我想让媳妇也回来,开个农家乐、卖点农家菜。来年你们再来看,我家的日子就红火啦。”谭弟海右手指着小院东侧画了一个圈,“这里建个新厨房,自己烧菜,能放七八张桌子呢。”
“总书记来过以后,各家各户的精气神可高了。路通了,人气旺了,像谭弟海这样回来的外出务工人员,可不少。”罗风华介绍说,前段时间组织大家去对口帮扶的山东学习,回来后不少人开了窍,以前村里就两家农家乐,现在已经有近20家了。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劳动能力还有待恢复的老谭夫妇没闲着:养5箱蜂,喂15只鸡,2分地的菜园子从没荒废过。“政策兜了底,致富还得靠自己。”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21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