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故居前的萧红雕像
爷爷与孙女在园中嬉戏的塑像
春天,最后一次风雪漫卷时,我来到黑龙江哈尔滨的呼兰河口,想要感受萧红曾感受的冷。
想要真正理解作家萧红,我想,首先要来到呼兰河边,体会她所经历的寒冷。
血脉里的牵挂
萧红是在呼兰河边长大的。这大雪纷飞,寒风呼啸的春天,她也经历过。这片地处松嫩平原南部的黑土地,此刻,正笼罩在春雪中,天地一片苍茫。
雪落下的声音,是呼呼地、飒飒地,地上雪最薄的地方,也有10厘米厚。
冷,没饭吃,命运不由自主,可是,萧红还是想读书、想成就自我、想为那个时代更多在寒冷中挣扎的女子发声。
这,才是真正的萧红吧?
萧红的血脉里流淌着呼兰河水,无论走到哪里,她始终挂念着这条河与河边小城里的人民。
萧红最喜欢抒写呼兰河边的景物,四月的柳条、五月的青杏、八月的牵牛花、九月的落叶,在萧红作品中都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光彩,但最让人震撼的,则是她描写的呼兰河的雪和雪后的寒冷。
在呼兰河口宽阔的冰面上伫立,朔风吹乱了我的头发,想想萧红,她一生经历幼年丧母、几段恋情失败,以及病痛的折磨……仅仅在世上活了31年,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1942年在香港孤零零地离世,萧红真正用来创作的时间只有9年。
一个女人的芳华,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流离失所,疲于奔命中,留下《生死场》等百万字传世之作。1940年,萧红在贫病中完成她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部小说以萧红自己的童年生活为主线,以细腻的笔触,深沉的情感书写了她生于斯、长于斯的呼兰河。
最珍贵的温暖
呼兰河是平凡的。河水冰封可行车的严寒里,行人嘴角都冒着白气,车夫的手冻裂了,呼兰城就是在冬日灰灰的色调里,从萧红笔下走向世人。
读着萧红的《呼兰河传》,感觉一段历史复活了:十字街头热闹的商家、东西二道街上的学校,人们跳大神、放河灯……呼兰人的生活虽然平凡,但踏实又充满热望。萧红以诗意的笔调,一幕幕写来,仿佛是一幅幅民俗风情画。
呼兰河是苦难的。和20世纪20年代的大多数中国乡村一样,呼兰河是贫穷而落后的。一块豆腐是他们的奢华大餐,雨后房顶上长出的一簇蘑菇则会引来全院人的羡慕。
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塑造了有二伯、王大姑娘、小团圆媳妇等一系列悲剧人物形象。爱呼兰河的萧红又是恨呼兰河的,她恨围绕着小城的那些守旧、落后的思想和观念。
萧红是以一条河,在为一座城市、一群人、一个时代立传。
时代是人的背景,人是时代的注脚。《呼兰河传》中人物是不幸的,而萧红的一生,又何尝幸运呢?
萧红故居位于今天哈尔滨呼兰区南二道街,占地面积3500平米。1911年,萧红就出生在这儿一个地主家庭里。偌大的房子,却因为生母病故、继母冷漠,在萧红看来是一个无趣也无爱的所在。只有祖父,跟她感情深厚。
北方民居家中一般都有一个种着应季果蔬的园子,萧红故居的正房后面就是一个大园子,在《呼兰河传》中,被萧红称为“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后花园”。洁白的雪,此刻覆盖了园中所有枯叶,也遮盖了萧红曾经的快乐与痛苦。雪中,只有一个老者和小孙女在园中嬉戏的塑像,铭记着萧红心中最珍贵的温暖。
呐喊的声音
认识萧红,一定要从呼兰河边开始,这样你才会听见萧红为自由和人性呐喊的声音。
她挣扎过、彷徨过、探索过,却从未停止过抗争的姿态。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萧红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风格。
我特别敬佩萧红,不管处于何种艰苦困顿的条件下,她都坚持自己的写作,不为外在的事物牵引。更可贵的是,萧红的笔,一直在为普通的东北老百姓发声。
萧红的气质是冬天的气质,她的文字寒冷之中深藏着热情:“我以为,自己原本该一无所恋,但又觉得到处皆有所恋。”
在饱受磨难的一生中,她曾有过无数次“生无可恋”的绝望念头,但是绝望过后还是对生命深切地留恋。
故居门口的萧红塑像是最打动我的雪中风景,塑像全身洁白,却没有被白雪的白掩盖光彩,反而是在风雪漫卷中更加沉静、坚韧、眉目生动。
一个命运坎坷的青年,一个思想锋利的女作家,当这两个形象合而为一时,才是完整的萧红。她的文字,刺穿了那个时代!
萧红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可谁又知道,她文学光环的背后,有那么多无人能懂的悲凉。我想,孕育了她的呼兰河应该是最懂她的,那是一个母亲对女儿的信任与期许。
萧红故居前,现在已经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所在,雪中有跳广场舞的、舞剑的,甚至还有几个人在打扑克。而呼兰河口湿地公园,夏天可戏水,冬天可滑雪,佳景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当年离家出走的萧红,一定想象不到今天的呼兰河能有今天这样祥和幸福的氛围。她如果见到会欣慰的。
已经3月了,虽然“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但飞雪冰封的呼兰河下,我听到了春天即将绿意流淌的声响。呼兰河儿女盼望的春天,很快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