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城区:春耕防疫两不误 满眼绿色在乡村

来源: 作者:黄明飞 史源远 发布时间:2020-03-11 18:00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被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近两个月的宛城大地又渐渐恢复生机,农田里,满眼绿色,农民们正在给麦田打药、防治病虫;蔬菜基地里,工人们正在收种蔬菜,一捆捆绿油油的蔬菜已捆绑装车,等待外运;扶贫车间里,机器轰鸣,不时传来务工群众的欢声笑语;高庙、金华、瓦店等乡镇有序恢复生产,道路开始畅通,返工务工的群众逐渐增多,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春耕生产景象。

疫情防控时期,也是春耕时节。宛城区委书记刘中青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新冠肺炎疫情没有完全结束之前,我们丝毫不能放松抓好疫情防控这个头等大事,同时我们也要全力抓好农业农村工作,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创品牌,进一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增收致富,确保春耕防疫两不误。”

在宛城区高庙乡王良庄村文景园农业基地,五六台无人机正在高空作业,喷洒农药。该基地负责人田凯告诉记者,现在主要是防治小麦红蜘蛛和绿蚜虫。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是区里给发了车辆通行C证,生产物资都能保障到位,对春耕生产影响不大,而且今年墒情不错,估计夏粮的产量不会低。为加强小麦春季麦田管理,该区发布了《麦田春季管理措施》、《加强小麦条锈病的监测防控》等措施,指导农民群众根据苗情因地制宜科学管理,确保夏粮丰收。目前全区54万亩小麦陆续返青起身,土壤墒情适宜,长势较好,截至3月初,全区已追肥4.2万亩,化除35万亩。同时,为进一步保障群众的 “菜篮子”供应,该区利用春耕调茬和在家劳动力较为充裕的有利时机,适当扩大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既满足市场需求,又增加农民收入,现全区蔬菜在田面积3.8万亩,预计可收获产量3200吨。另外,该区生猪存栏已达10万头、肉蛋鸡存栏270万只;已组织40余家专业合作社、养殖场、种养大户与超市、住宅小区搞好对接,确保蔬菜、猪肉、禽蛋等重要农产品市场供应种类齐全、产量充足。

 

 

在金华镇徐堂村翔雁制衣厂生产车间内,几十台小操作台整齐摆放,工人们正埋头工作,一切井然有序。该厂负责人徐金峰告诉记者:“我们从2月29日都开始复工,每个工人都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现在陆陆续续已经回来四五十人了。”做好健康检查,保障务工人员健康安全,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宛城区强化区、乡、村三级联动机制,特别是发挥村委会、社区、村民小组的能动作用性,全面澄清底子,精确掌握辖区内劳动力的就业意愿、健康状况,建立劳务转移输出实名制台账,做到“一人一档”登记造册,纳入健康监管。同时大力促进企业开工复工,以“全力防控、保障民生、恢复运行”为原则,严格实行企业复工、防疫责任双落实,严格事前审核、事中监管、事后检查,同步开展安全生产验收,促进企业有序复工经营,至目前,该区大型超市16家已全部恢复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复产30家,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在瓦店镇古桩月季园内,家住附近的贫困户李云长正在给花卉浇水施肥。“我从村大队卫生院做了身体检查,开了健康证明才回来干活,这都干了有三四天了,基地每天还给我们发口罩,还是挺安全的。”李云长说。疫情防控期间,宛城区丝毫没有放松对贫困群众的帮扶和关爱,除了落实好贫困户动态管理、保障贫困户米、面、油和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同时,还积极帮助贫困户返工务工,通过区政府网站等渠道,向全社会发布用工岗位信息8035个,在严格把关、确保健康,并与企业做好对接的基础上,区“三有一可”工作专班通过多种方式,先后多批次组织务工人员赴企业返岗就业,至目前,全区已累计输出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45人、本地公益岗位安置务工1849人,确保特殊时期贫困户收入不降,稳定增收。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春风习习,漫步在宛城乡村,平畴沃野,碧波千倾,正如宛城区委书记刘中青所说:“宛城要富强,农村必须要振兴”。疫情终将过去,宛城人正奋力拼搏共克时坚,经过风雨洗礼的乡村也会愈发美丽、生机盎然。 (黄明飞   通讯员  史源远)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