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旅游碗吃致富饭(旅游扶贫故事⑧)

来源: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0-03-20 12:04       

  远眺巴山大峡谷
  资料图片

  几经峰回路转,一路颠簸一路歌,放眼望去,云雾中的巴山大峡谷,崖群峰丛,静谧安详,泉鸣深涧,如珠落玉盘。大峡谷地处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是全县最边远贫困的地区。

  大峡谷集多样性生物景观、水体景观、土家风情和巴文化景观于一体,但因缺乏有效开发和运营管理,加上交通条件受限,导致百姓守着金饭碗,却过着穷日子。如何实现“穷区变景区、景区变富区”,让百姓守住绿水青山,又过上脱贫奔小康的新生活?

  宣汉县充分调研论证,决定走旅游脱贫的路子,探索出景区“企地共建”的模式。2017年中国旅游集团中旅风景运营团队进驻巴山大峡谷筹建开园,建立了“片区贫困劳动力资源数据库”,招收了6322名贫困人口务工,成功建成大象洞、桃溪谷、画架沟、悬崖栈道、罗盘顶滑雪场、巴部落亲子乐园、桑树坪露营地、巴人山寨、九龙民俗体验一条街等景观。2018年8月开园至2019年底,巴山大峡谷景区共接待游客223.4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5.17亿元,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大峡谷变成了山区百姓幸福美丽新家园,也成为辐射川渝陕结合部文旅融合开发扶贫的龙头景区。

  如今,走进巴山大峡谷景区所在地——渡口土家族乡,只见街道两旁的酒店、客栈、餐馆、超市密集,往来的各地游客熙熙攘攘,一座由核心景区带动的旅游集镇呈现勃勃生机。

  渡口土家族乡马老村村民于涛是厨师,长年在外打工。随着景区建设,他回到家乡开起了土家特色餐馆,三个月营业收入达48万元。“不仅挣了钱,还能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家里人都高兴。”于涛笑着说。

  和于涛同村的龙光兰,以前在江苏务工。景区开园后,她回来办起民宿。她说:“从开业到现在,短短三个月,收入有3万多块钱,我觉得很满意。景区开发对我们农民大有好处。”

  巴山大峡谷的旅游开发,让于涛、龙光兰实现了梦想,也加速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目前,渡口土家族乡有超过8670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行业。宣汉县在大峡谷核心区,以村为单位组建了旅游专业合作社21个,民宿客栈243余家,直接带动巴山大峡谷片区102个贫困村、9万余名贫困群众端上了“旅游碗”,吃上了“致富饭”,并辐射带动周边21个乡镇46万余人增收致富。

  巴山大峡谷处于巴人祖源地,片区聚居着7万名巴人后裔——土家族人,是巴文化发祥地的核心区。44岁的土家族农民杨大田白天在景区作保安,下班后和大家一起在广场上表演歌舞。“作为土家儿女,让更多人了解巴文化是我的责任,歌舞是我的表达方式。”杨大田自豪地说。宣汉县坚持民间文化民间演,建设独具土家族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巴山民歌唱起来、巴人舞蹈跳起来,红红的篝火前,热烈的土家歌舞总会引来众多游客。

  巴山大峡谷,群山连绵、碧波荡漾,眼望奇花异草,手捧野果飘香,这不就是梦开始的地方吗?“造血式”的旅游扶贫令这片曾经贫穷艰苦的山区变成了美丽富裕的生态宜居乡村。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