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村宝”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得把这些文化能人好好用起来,激发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这些文化能人,为啥被当作“宝”?
一声“村宝”,折射出乡村美好生活的维度在不断拓展。
缺衣少食时,一箪一瓢、一桌一几,是村民们的宝。丰衣足食后,精神的丰盈成为村民的新追求。这些年来,乡村生活越来越好,农闲多了、腰包鼓了,村民们就能腾出手来,拉乐器、唱小调、办剧团、开民宿……文化活动更多了,文化能人也冒了出来。
一声“村宝”,唤出了村民对乡村文化发展的更多期待。
乡村文化的不断繁荣,离不开那些有眼界、有资源、有技艺的老乡。供需错位,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大难点。很多时候,政府提供的文化产品、设施和服务,并不是村民想要的;而老乡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身边的文化能人最了解。既然是“宝”,就得用好。把这些人找出来、用起来,从他们发力、给他们助力,不仅能唤醒乡村丰富的文化矿藏,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更能找准一个个支点,撬动乡村文化向上发展。力气使对了,乡村文化建设自然事半功倍。
所以,发现“村宝”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得把这些文化能人好好用起来,激发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方面,要通过技能培训、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等多种方式,激发“村宝”的潜力和动力,帮助他们创造更多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提升文化服务水准;另一方面,要发挥好“村宝”的带动作用,把他们扩大成一支既亲切又专业的文化服务队,发挥他们的支点作用和辐射能力,织就一张越来越密、越来越广的文化网,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支持乡土文艺团组发展。现在,河南找到了自己的“村宝”,期待全国更多地方都能发掘出自己的文化能人,让文艺舞台遍布田间地头,让越来越多农民都成为乡村文化的创造者和受益者,也让乡村文化在多元主体的参与下盎然生长。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02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