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光耀柳州

来源: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0-04-04 09:01       

  柳州一瞥

  车辆在洋紫荆盛开的柳州行驶。

  一城紫荆,十里春风。一夜雨落花千瓣,蹊径铺红毯。

  阳春三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28万株紫荆花绚烂绽放,呈现出“花在城中、城在花中”的美景,柳州人迎来一场“紫荆盛宴”。时下的柳州,数十条街道、公园、小游园都“淹没”在粉红的花海中。

  经过十多年的大力推广,柳州洋紫荆的数量在国内首屈一指。“柳州洋紫荆”成为柳州这座工业城市的新名片,成为书写“生态传奇”与“改革创新”的金字招牌。2018年,紫荆花成为柳州的市花。

  而今,初次到柳州的人都难以想象这里曾是“酸雨之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柳州工业在全国声名鹊起,但由于没能做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酸雨,曾是柳州人恶梦般的记忆,当时市区许多石山都因酸雨变成了光秃秃的“白头山”。

  “那个年代,柳州市郊种不了叶菜、葡萄,只要下雨,叶子就会烂,因为是酸雨,自行车淋雨后也会锈蚀。”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龚继冬说。

  对此,柳州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自“九五”时期开始走上了酸雨治理、生态重建的漫长之路,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手抓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花园城市建设。针对老城区工业过于集中的情况,以搬迁一批、改造一批、关停一批、整治一批“四个一批”的方式推动污染行业整合重组,对一些治理无望、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关闭,对一些排污不达标但具有改造意愿的企业以“退城进郊”“退城入园”等途径改造提升。

  “原来印染厂的排污口变成了蟠龙山人工瀑布、第三棉纺厂成为了工业博物馆、塑料二厂改造为现在的文庙、锌品厂变成了保利大江郡,实现了柳钢原材料全覆盖密闭化管理和柳电淘汰转型、柳化退城进园,并在广西率先建立PM2.5监测系统,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较高水平。”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说,在生态环境部通报的2019年全国333个地级市城市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榜单中,柳州排名全国第二。“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发洪水,一年365天,天天都可以到柳江河游泳。”

  11年间,柳州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1000亿元到2017年突破5000亿元,不仅彻底摘掉了酸雨城市的帽子,还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基础上,柳州着力打造“花园城市”,用6年时间,选择洋紫荆为代表的一批景观植物彩化城市,建设“花园城市”,并将黄花风铃木、蓝花楹、小花紫薇、三角梅、美丽异木棉等植物景观纳入其中,种植洋紫荆达28万株,打造出“紫荆花城”城市新名片,形成了“全市绿树成荫、常年景观丰富、四季花开不断”的城市绿化新景观,构成一年四季百花争艳的花海盛况。同时,柳州加强公园绿地建设,2013年以来,新建公园11个,公园总数达46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7平方米增至12.89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5%以上,市民出门300至500米就有公园或小游园,展现出山水工业柳州的城市新风貌。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