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234南阳至鸭河快速通道建设工程开工,该通道全长30.8公里,卧龙区段占18.2公里,辐射该区北部6个乡镇600多平方公里,贯穿龙王沟、紫山两大风景区,投资达18亿元。这条融山水资源与产业发展为一体的重要道路,也将成为拉动卧龙区西北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
卧龙区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今年重点实施的投资拉动、文化强区四大发展战略之一,通过重抓重推项目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切实解决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村美民富的目标。
加强项目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在石桥镇泗水河畔,计划投资15亿元、治理长达100多公里的水系连通工程已施工,建成以后,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县域综合治水示范新样板。这是卧龙区坚持“两手抓”,紧盯水利部水系连通项目,积极参加远程视频答辩取得的重要成果。
该区在全省“18进6又6选3”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55个试点县之一。该区以实施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为重点,紧盯中央对冲疫情影响出台的财政、金融等宏观调控政策,用足用活现代金融工具,前期谋划包装各类项目249个,总投资629亿元,主动谋划了“两山(独山、紫山)、一路(S234鸭河快速通道)、一湖(麒麟湖)、四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职教园区、物流园区、张衡科技文化园区)。积极争取乡村振兴一区、二区 PPP 项目,先行启动贫困村改造,从道路建设、污水处理、坑塘整治、沟渠治理、绿化亮化等方面进行全方 位打造提升,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人人向往的美丽家园。
城乡一体,实施带动发展。该区坚持把城镇和农村贯通起来,加快实施“四个一体化”,城乡差距逐渐缩小,群众幸福感不断提高。以“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为载体,全面实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对全区各乡镇行政村的线路进行优化布局,建设客运停靠点41个、港湾站8个、物流点250个,逐步实现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坐一辆班车直达中心城区的目标。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立垃圾“收集运”长效机制,确保90%以上的村庄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按照“户投放、村保洁、乡收运、区处理”的一体化模式,建成农村垃圾中转站15座,配备转运车148辆,农村垃圾常态化收集、保洁逐步推开,完成30230座改厕任务。实行“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乡镇学区联盟”三项措施,城乡教育一体化深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由城到乡的快 速嫁接。第五完全学校快速推进,第九完全学校具备开工条件,新增校舍面积17.9万平方米、学位1.5万个,中心城区 “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加快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步伐,以市第一人民医院为龙头,成立了区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把基层所有医疗资源纳入医共体建设范畴,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增长85%,患者就近就医格局初步显现,被确定为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
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美丽经济。做强优势特色农业,坚持“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依托10万亩月季种植优势,做大做强月季花卉产业,持续叫响 “中国月季之乡”品牌。把月季基地发展、水系治理、白河湿地公园建设相结合,推动农游一体化协同发展,让卧龙月季花香四海,誉满九州。建设“菜篮子”工程。充分发挥传统蔬菜种植优势,围绕中心城区100多万人口,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超对接、农企对接、订单农业等发展,让全市人民吃上卧龙的放心菜。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要求,发展现代畜牧养殖业,突出服务牧原集团、丰园禽业等龙头企业,助推凯丰农场、三色鸽等企业快速壮大。用好国家 农业科技园区这块“国字号”招牌,深化与农职院校地合作,积极推动牧原生猪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高品质规划建设南阳市动物园。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招引大个企业入驻,提升园区整体水平和实力。(黄明飞 王松林 张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