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情况下,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有何进展?与平原区“牵手”了哪些新项目?市发改委近日对外披露,本市加大对生态涵养区的市级投入保障力度,总体上给予生态涵养区全市最高支持比例的市级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政策,截至5月底,今年已拨付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引导资金30亿元,下达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81.3亿元,重点支持园林绿化、道路基础设施、教育医疗设施建设。
治污:
两山三库五河高水平保护
燕山、西山,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泃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拒马河,在北京生态版图上,老百姓熟悉的这些山川河流正在发生改变。
“两山三库五河”正成为保护的重中之重。“守护好绿水青山是生态涵养区的头等大事。”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生态涵养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围绕“两山三库五河”实施高水平生态涵养保护,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目前,生态涵养区正加快开展专项整治,积极推进拆除违法建设、腾退土地等年度任务,其中门头沟区、平谷区、延庆区快于全市平均进度。截至5月底,完成造林绿化5.1万亩,占年度任务67.3%;持续抓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小微水体整治等,密云水库、怀柔水库水质稳定达标。
为了让看山人、护林员、保水员“不吃亏”,今年北京继续在市级投入等方面积极支持生态涵养区发展。
“总体上给予生态涵养区全市最高支持比例的市级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政策。”市发改委披露,截至5月底,已拨付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引导资金30亿元,下达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81.3亿元,重点支持园林绿化、道路基础设施、教育医疗设施建设。
协作:
平原区输送优质人才帮扶
白河与潮河分别从东西两侧顺流而下,呈“Y”字形于密云城区的西南部交汇。沿河22.6公里,去年新添了潮河体育休闲公园,瞬间成为周边居民的“打卡地”。这个公园其实是密云区与朝阳区协作共建而成的。
结对协作是北京探索生态涵养区保护与发展的新法子。此前,东城区与怀柔区、西城区与门头沟区、朝阳区与密云区、海淀区与延庆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平谷区、丰台区与房山区(山区)、顺义区与昌平区(山区)分别签署结对协作框架协议,通过“牵手”结对的方式共同推动绿色发展。
记者获悉,平原区对生态涵养区2020年度结对协作资金均已足额到位。在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方面,推进怀柔区雁栖河城市生态廊道(一期)工程、延庆区康西森林湿地生态恢复建设工程等协作项目建设;昌平区延寿镇全域景观长廊项目累计完成总工程量20%。
生态项目协作之外,人才、服务、产业也流动了起来。数据显示,西城区累计派驻门头沟区医务人员79人次、接诊患者880人次,延庆区、海淀区针对教育结对开展线上交流活动40余次;东城区、西城区向怀柔区、门头沟区低收入村派驻第一书记,房山区选派7名优秀干部赴丰台区随岗锻炼,经开区则通过共享招聘信息等方式吸纳平谷区就业人员224人。密云区、朝阳区明确“双创中心”选址、功能、运营模式,昌平区、顺义区联合举办“从花海到花港”全国旅游日主题活动;平谷区、经开区联合推动设立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
产业:
高精尖结构增强内生动力
金海湖畔,6.5万平方米的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刚刚揭开神秘面纱。从高空俯瞰,这座以平谷特有“山”“谷”为灵感的建筑,犹如连绵的山势。未来这里将成为世界休闲大会的主场馆,为平谷绿色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天蓝水清山绿的同时,生态涵养区也在思索着如何通过绿色发展,增强内生动力。就像平谷区以世界休闲大会、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为抓手一样,北京的生态涵养区也正发挥重大活动、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壮大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等绿色产业。
目光投向延庆。在世园会、冬奥会两大盛会的机遇下,这里已成功举办北京国际花园节、2020体育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重点培育现代园艺、冰雪体育等产业,新引进现代园艺企业23家、冰雪体育类企业47家。
与此同时,一批重点园区的带动引领作用增强:怀柔科学城建设不断加码,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子午工程二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东区及周边规划建设稳步推进;中关村密云园“腾笼换鸟”持续深化,入驻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企业占园区实体企业数量40%,科技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这位负责人表示,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生态涵养区的工作将继续坚持推动生态保护和建设不放松,坚持推动低收入群体增收脱低不放松,坚持提升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不放松,坚持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不放松,切实推动年度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记者 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