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稳生态饭碗还需专业助力

来源: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0-10-03 12:01       

  生态扶贫,迫切需要有专业知识、有市场经验的人士,帮助贫困地区规避生态风险,提供技术支持,谋划、规划生态产业布局,更有力地支撑贫困地区早日走向小康。

  原来耕种的土地恢复成美丽的山林和湖泊;放牧的草原经过几年的封育,植被盖度显著提高,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重现……多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不少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山区、林区、沙区占国土面积近80%,曾经分布着全国60%的贫困人口、80%的深度贫困人口、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林业草原施业区、生态重要或脆弱区、深度贫困人口分布区“三区”高度耦合,这些地区既是生态建设的主战场,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如何确保当地百姓摘掉贫困的帽子,一直是各地各级党委、政府探索解决的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真正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使贫困地区发展扎实建立在自身有利条件的基础之上。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生态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宣布,生态扶贫已经累计带动超过2000万人脱贫增收。

  生态补偿扶贫、国土绿化扶贫、生态产业扶贫、生态环保扶贫,为生态扶贫开辟了不少好路子:或为保护生态的百姓提供补偿;或设置岗位,让参与生态建设的贫困群众赚取回报;或开发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特色种养等产业,让群众获得“绿色”收入等等。这些脱贫路子不断探索拓宽,助力越来越多的群众走出贫困,让他们有了持续奋斗的意愿。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过去受制于环境污染,群众生活环境质量差,辛苦劳作收获的农产品没销路,通过污染治理攻坚,提升当地环境质量,确保水、土、气达标,不仅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也让群众有了物质生产的基础。

  生态扶贫成效喜人,但也必须看到,让贫困地区群众端稳端好生态饭碗,各方还需多下功夫。比如,在一些地方,生态产业脱贫的模板化、同质化倾向明显,导致贫困地区群众经营竞争加剧,致富后劲不足。如今,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时刻在发生变化,了解和把握这些变化,生态产业脱贫才能紧跟变化的步伐,才能打开市场,推动百姓增收。

  在贫困地区,一些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对外部环境不了解,对市场变化不敏感,自己仅靠当地刚刚积累起的生态优势搞产业增收,确实有困难。不只如此,生态扶贫随时都可能面对专业问题:“土壤修复后种点啥能助力脱贫又能保障健康”“哪些项目既能促进增收又可以确保下游水质安全”“当地的生态环境适合哪些特色经济作物生长”,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士指点迷津。

  生态扶贫,扶贫是目标,生态是路径,这样的扶贫模式,更需要有专业知识、有市场经验的人士,帮助贫困地区规避生态风险,提供技术支持,谋划、规划生态产业布局,创出特色做成品牌,更有力地支撑贫困地区早日走向小康。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扶贫,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点子的也要出点子。建议相关部门主动联系有知识、有见地、有技术、有经验的学者和企业家,为贫困地区多想针对性办法,多拿有特色方案,切实探索出符合当地特点的生态扶贫之路。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03日 05 版)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