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资产吸引力在显著增强——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

来源: 作者:崔吕萍 发布时间:2020-03-26 09:27       

无论是蝙蝠煽动了翅膀,还是蝴蝶煽动了翅膀,总之,全球抗疫背景下的全球股市,在过去两周走得有点“魔性”——10天内,纽约股市出现4次熔断,同时引发11个国家触发熔断机制。

全球股市震荡,有人说,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是最大的“黑天鹅”,但在前不久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主办的2020首届云上座谈会上,多位委员专家认为,全球股市“休克式”下跌源于多股力量,有突发事件,也暴露出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无法独善其身。我们应如何应对本轮全球股市震荡,又应如何化危为机?围绕这一话题,3月24日,人民政协报记者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进行了专访。

美元开启印钞机撒钱模式是在向其他国家转嫁危机

记者:就在本次采访前夜,我们看到,美联储宣布将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不设额度上限,旨在支撑美国经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支持市场平稳运行。有人说,至此,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已经用到了极致,但一剂猛药下去,能否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和阻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短期效果并不明朗。对此,您如何评价?

肖钢:美联储又出新的“大招”,实施开放式、无限量宽松政策,这实际上等于开启了美元印钞机撒钱的罕见做法,这种极端的宽松政策对缓解当前流动性危机有作用,但能否拯救危机,会留下什么样的后遗症还有待观察。由于美元在全球的霸权地位,如果无限量印发美元,势必加大美元贬值,而全球贸易、投资中又主要使用美元,这无异于向世界转嫁危机。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虽然以美国利益为考量,但其外溢性很强,要特别关注其给新兴市场带来的负面效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因此,各国在共同应对疫情扩散、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团结合作,加强宏观政策协调。

据我观察,最近两三周,全球金融市场发生的震荡,应该可以定义为是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开始了。多种大类资产大幅度地调整,在这两三周之内,原油、股票、债券、汇率、黄金等,整个市场波动性的指标都是多年来所罕见的。特别是美欧一些国家股市调整得更为剧烈,全球流动性也骤然收紧,各国都在出手应对,情况已非常严峻。当然,也有一些乐观人士认为,当前只是一个技术性的熊市。因为从美国经济来看,总体上还不错,虽然有点放缓,但美国失业率较低,国内消费力不错,因此他们认为,现在就对这场震荡下结论为时过早。

2018年是国际金融危机10周年,当时一个讨论话题是,这10年,各国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也采取了防御措施,使得全球经济金融更健康。那么,我们离下一轮危机是越来越远了,还是越来越近了?我记得当时很多人认为,答案是后者。

当然,你也谈到了触发这轮全球股市震荡的导火索,显然疫情和国际油价都是,但还有其他问题。比如2008年以来,以美国、欧洲为首的大量的加杠杆,累积到今天,全球债务规模已经膨胀到了远超2008年危机前的水平。除政府借债、居民借债外,非金融企业,也就是实体企业债务累积过大,杠杆率急剧上升。举例说,美国企业发债有几个特点和往年不同:第一,高收益债券发得比较多,美国股市的牛市主要是靠30%的股票拉起来的,近年来,这些上市公司盈利和现金流都不错,所以有些公司拿着上千亿美元的现金去投资债券;第二,美国这几年兼并收购比较活跃,杠杆融资、杠杆贷款增加较多,对于资产负债率比较高的行业和企业,银行贷款给他们做杠杆融资的量也较大,但现在这些企业的盈利预期下降了,美国的商业银行为了审慎的要求,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就不能再做高收益债券的做市商交易了,因为这些债券多数是“3B”级,一旦降级,银行需要大量补充资本金,资产负债表就会受到很大影响;第三,美国企业发债主要用于回购美国上市公司的股票,这也是支撑美国10年牛市的重要因素,而有关其债务累积的风险,这两年国际组织和经济学家,以及监管部门都曾提出过警告,现在,企业杠杆过高,需求下降,盈利下降,到期债务数额大,新发债券困难,势必造成债务违约,债券泡沫戳破了股市泡沫,因此这次美国股市大幅调整,可以说又是必然的。

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国要敢于迎接挑战

记者:疫情在短期内阻断了人流、物流,干扰了供应链,这些会拉长各国经济受疫情影响的时间。我们应如何看待和应对疫情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肖钢:从一些国际组织和一些研究机构的预测看,今年如果全球GDP增长1%到1.5%,就是最好的情景了。也就是说,能争取实现一个温和的“着陆”,就可能是最好的情景了。必须看到,这一次全球经济衰退,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复杂的局面,治理难度也要远远大于2008年。

首先,美欧等西方国家政策工具空间已经越来越窄,靠无限量化宽松“撒钱”效果怎样,可否持续,都值得观察研究。但工具不足、空间狭窄必将导致边际效应递减、后遗症加大,因此,还应寻求新的办法,比如推进结构性改革。

第二,去全球化、逆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际合作受到明显的阻碍。在此背景下,各国如何共同面对挑战?如何发挥国际组织和国际平台的作用?都需要有实际的作为。

第三,疫情导致欧美国家股市震荡,而由于我们已经深度融入了全球经济,所以我们也不可能独善其身。短期看,全球疫情大流行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就今年来看,我们的困难会更大一些。

比如,我国疫情控制虽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由于国外疫情还在蔓延,这种态势至少要延续到今年二季度,那么即使我们复工复产了,也会受到全球人流、物流和供应链短期不畅带来的压力,这无形中也拉长了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们可能在很短时间内恢复供给能力,但要在疫情之后进一步扩大内需,还需要进一步激发消费意愿,以稳就业来巩固消费能力。稳外资、稳外贸的难度,现在看还在加大。

全球经济疫后复苏值得期待,中国应发挥自身优势化危为机

记者:疫情之下,我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更深的认识。疫情终将结束,我们的生活终将回归平静。因此,在全球抗疫最为胶着之际,您认为我们应如何展望未来?

肖钢: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疫情无国界,抗疫同样无国界。相信在各国共同努力下,抗疫的最终胜利已经不远,全球经济疫后复苏也值得期待。

从长期来看,我国所面临的更多的是战略机遇。比如,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和地位会更加凸显,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会更大。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正在向制造业强国迈进,我们拥有很多优势。从一些国家疫情发展和抗疫进展来看,求助于中国是必选项,表明我国抗疫实践获得了更多国际人士的认可和信赖,这在客观上也有利于中国增强在全球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展现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中国市场是个超大规模的市场,具有独特的优势,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产业链配套齐全。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来抵御全球性的经济震荡。个人认为,未来几年,美欧一些国家将走向零利率、负利率和量化宽松。而他们的大水漫灌,反而会推动相当一部分流动性回流到新兴市场,这是资本流动的一个规律,对于我们吸引外资、避免通缩而言,也是有好处的。

为此,我提几点建议。第一,我们应继续深化改革,化危为机。认真落实好中央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部署,把顺势而为和主动作为统一起来,特别注意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精准性。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需求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尊重市场规律和市场主体的理性选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更多地在市场失灵的方面进行干预。

第二,我们应把稳就业和稳城乡居民收入作为重中之重。我们要争取完成今年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同时要实事求是,坚持底线思维,要在稳就业、稳城乡居民的收入方面下更大的工夫。

第三,我们应加快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现在是一个良机,加快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可以为全球提供更多收益较好的安全资产,以此吸引更多外资,发展直接融资,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增强金融监管能力建设。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