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分几个防控片区?”
“常态化疫情防控如何开展?”
……
6月15日上午,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政协主席黄振饶带领的调研小分队抵达当天调研第一站———藤县岭景镇篁村卫生所。委员们一进门,便直奔主题。
“全村分6个防控片区,4名村医和2名镇卫生院签约服务医生,一人一个片区,早晚各一次进村开展防控宣传,上门观察返乡务工人员和学生隔离情况,测量体温……每天还在微信群发布防控要求。”村卫生所所长农其云边说边拿出手机,向委员展示自己通过“篁村信息群”“幼儿园交流群”“农氏家族群”等发布的一条条防控信息。
“村卫生所发挥了‘基层哨点’作用。”随同调研的市卫健委副主任李论说。这得益于全市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形成的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公共卫生体系。
防控离不开人。但“留不住人、招不到人”却使岭景镇卫生院院长谢德标十分头痛。
“全镇39名村医,去年就有4名辞职。”
“不招补吗?”
“招不到。别说大学生,连中专生都招不到。”他说,去年想招5名医护人员都没招成。
“主要是待遇问题,尤其是养老问题。”19岁进卫生所,在村卫生所干了40年,明年将退休的农其云说,按现行政策,他退休后每月只能领到600多元。
“要从体制上赋予乡村卫生院(所)日常预防职责,把公共卫生事业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研究‘医防协同’人员的薪酬和补助标准,合理解决村医待遇和养老问题。”黄振饶认为,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解决好基层“协同”人员的待遇和养老问题很关键。
“要进一步加大本土定向学生的培养力度,一方面解决乡村卫生(院)所招人难、留人难困难,另一方面解决村医渐趋老龄化的人才可持续问题。”市政协委员、梧州职业学院院长陈森英说。
正如和好村卫生所甘德彪所长所说,“村里三个医生,自己39岁,另外一个47岁、一个51岁。”据统计,梧州市现有村医中,45~60岁的占53.41%,60岁以上3.98%,村医渐趋老龄化。
对此,随同调研的市卫健委体改科黄宇璐科长说:“从2018年,市卫健委每年定向培养590名本土学生,充实基层卫生院(所),今年第一批将毕业。”
“有中医门诊吗?”“有中药房吗?”“没有。纯中药没列入医保,吃中药比西药还贵……现在,村里找一个煲药的‘药煲’都难。”每当听到这样的回答,参与调研的梧州市中医院院长梁平心里很不是滋味,认为“要研究出台把纯中药列入医保的意见和实施办法,为传承中医传统提供制度保障”。
“要在医学类中高职院校全部专业开设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实操课程,把学生列为‘战时’防控力量,一旦发生公共卫生事件,便可第一时间进入防控一线。”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市政协副主席曹垂龙从“平战”结合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战时”防控人员不足的想法。
……
当天,委员们在岭景镇卫生院和两个村卫生所的调研,没有座谈,一路边走边问,边思考边建言。“来的路上,大家就开始了讨论,收获很大,累也值得!”林桂志委员对这次“行走协商”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