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三治就是好,里面内容全是宝;创建标准要求高,支部建设很重要;平安法治不胡闹,党风廉政要树牢;乡风文明宣传到,美丽宜居都说妙;群众参与不能少,集思广益出实招;基层治理见成效,共奔小康开口笑……”“五创三治”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成效如何?河南省武陟县政协近日调研时从群众口中找到了答案。
如何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成效?去年7月份以来,武陟县在全县农村开展了以“支部建设、平安法治、党风廉政、乡风文明、美丽宜居”五类示范村创建,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五创三治”工作。各村吸纳67-79岁老人代表参加五类示范村创建协商组、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每季度对创建达标示范村的67-79岁老人给予一定的奖补,激发农村老人和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统筹推进农村政治建设、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创三治”工作体系运行一年来的效果如何?今年6月,武陟县政协下发预调研通知,依托乡镇委员工作室组织乡村政协委员开展了预调研;7月,由班子成员带队,采取“农村委员全参与,15个乡镇街道全走到,乡村主要领导、村街5个协商议事组组长、67岁以上老人代表全见面”的方式,对全县“五创三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大调研”,向县委、县政府报送了《农村基层治理的有效探索——关于调研我县农村“五创三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总结了“五创三治”推行中的成功做法和初步成效,分析了影响工作推进的因素,提出了“五创三治”向纵深推进的建议。报告得到县委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县委书记秦迎军在报告上批示:县政协这篇调研报告非常好!请有关部门消纳吸收,推进“五创三治”工作体系更完善,更实效,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善治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