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陈博 邵文静 记者 雷宇)“《宠物鉴赏》抢的人太多了,希望明年动作能快一点。”这几天,因为抢课“失手”的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二学生韩亚星一直有些懊恼。
韩亚星所说的《宠物鉴赏》是下学期该校新增的通识课,而开课的老师来自一湖之隔的华中农业大学。
据介绍,下学期,华中农业大学的老师将“送课上门”,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设《葡萄酒文化与鉴赏》《蘑菇与人类生活》《转基因食品与安全》等7门课程,涉及动植物、食品、生物学等领域。
这些课一出现在选课系统里,立即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和追捧,预选人数达到2400多人,有3门课的选课人数,每门都超过500人。金融数学专业的冯瑞清同学说,她和室友都想去选,“这些课程挺新颖的,光听名字就让人有兴趣”。
同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也将选派教师,在华中农业大学开设《当代中国政府治理之道》《生活中的管理会计》《国际大案》等10门具有鲜明学科优势和特色的通识课程,涉及经济、法学、管理和社会发展领域,供华中农业大学学生选修。
据当地教育观察人士介绍,此次尝试有两个背景:一是持续20多年、办学成效显著的武汉地区部属高校联合办学因政策原因暂停,学生对联合办学的需求依然较强;二是2019年10月,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的文件中提出,要稳妥推进跨校联合人才培养,鼓励高校教师开展多点教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部长李志生介绍,和全国很多地方“教师授课、学生走读”的联合办学不同,此次两校合作是教师“走教”,为对方学生授课。
李志生表示,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通识课中缺乏自然科学类课程,而华中农业大学则在自然科学领域具有很强实力。两校学科专业各具特色,互补性特别强,再加上地缘便利,共同探索校际合作新模式,共享优质特色课程,可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戴涛曾经走进中央电视台,在《法律讲堂》栏目主讲大型系列讲座节目《国际大案》。下个学期,戴涛即将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跨”到华中农业大学,开设同名课程《国际大案》。
面对这样的挑战,他充满信心。“授课对象中,很多不是法科生。我希望把讲授现实社会的法律事件、大学生普法教育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戴涛说,两校互通开课的新模式,也有助于提高各自的教学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