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考核对学生意味着什么

来源: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0-01-20 11:19       

伴随寒假的临近,各大高校的期末考核已经进入尾声。期末阶段,各种各样的“花式”考核层出不穷,在重庆一所大学语文期末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假如你预先知道,今天的《大学国文》考试结束,走出考场的一个小时后,你将遇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你会在这个小时里做什么?简要陈述理由。”

这类“花式”考题究竟是“创新”还是“噱头”,是否能真正达成检验学习成果的目标,引发舆论热议。事实上,“花式”考题的确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对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思考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具有趣味性的考题和新奇的考核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考生的应试压力,对于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力是具有创新价值的有益尝试。

那么如此新颖的考核形式能不能如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呢?此前,河南一所高校的期末考题包括,“给‘金陵十二钗’某一钗找对象,并简要说明原因”“杨玉环、李香君任选其一,如果她生活在今天,你认为她适合什么职业,并简要说明原因”“杜丽娘游园,帮她发朋友圈”等等。这些考题乍看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想要答好此类题目,不仅仅需要学生对于这些小说和历史事件的具体情节、人物关系、文化背景有整体了解,还要在“找对象”“找工作”“发朋友圈”这种现实场景中进行应用。这大概就是出题教师所设置的考点所在。

不管是传统经典的简答题,还是新奇多样的应用题,只要可以实现考察目标,就不失为好的题目。在尝试中逐步摸索合适且有效的新型考核方式,也是教育评价体系进步必不可少的过程。事实上,在很多学科领域和学习场景中,脱离纸面的考核早已必不可少,全新的形式在探索中逐渐成型。

在广西一所高校,创新创业基础课的老师制定了“用五元创业基金,如何获利最多”的考核方式;在浙江一所大学,广告专业的考试是分组卖拖鞋,期末按照最终销量打分;还有化学专业的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的是制作一块肥皂。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新型考核方式给学生一个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舞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和解决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是为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样多样化的期末考核,本身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和全面发展的育人过程。

诚然,“花式”考核是一种探索性尝试,现有的考核方式仍必不可少。但在新的应用环境下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充分评估新型考核方式合理性的前提下,“花式”考题融合趣味性与实践性,成为传统考核方式的有益补充。当然,此类题目在设计时要注意符合专业考核的目标和要求,避免重噱头而少内涵;评判方式也要反复推敲,确保有效和公平。

事实上,“花式”考核作为一种教育评价方式的创新,不应仅仅体现在形式层面上的变化,更应致力于推动教学模式整体进步。从“创新考试”带动老师“创新教学”、学生“创新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是最终目的。(刘开阳)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