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技术同构:现代化学校善治之道

来源: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0-02-12 10:19       

学校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与实施教育现代化?不同的学校自有不同的回答。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正确理解现代化是一切工作的大前提。笔者认为,在现、代、化三个字中,核心词是“代”字,“现”是修饰作用,“化”则表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将“代”字拆解为“人”与“弋”,即人与工具(技术)。只有人掌握了新的技术,新的技术服务于人的需要,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才能去实现“代际的更替和更新”,这才是现代化。

在学校层面,用现代化理念来治理学校,则是带领学校走上善治的必由之路。何为“善治”,即管理者与公众的“同心协力”,在一所善于放权、注重“治理”的学校,每个人都是事业合伙人,学校就是大家“众筹”的项目,“共创、共担、共享”。

自2014年我主持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复兴中学”)工作以来,学校积极探索以文化与技术来发展师生,推进善治,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

以文化的氛围激励教师

其时,复兴中学处于被“绑架”状态:一是被安逸自在的文化所绑架;二是被示范高中繁多的事务所绑架;三是被社会功利教育的分数所绑架。如何破解僵局?我和领导班子拟定了围绕“教师发展为本”展开的治校策略。只有把教师放在第一位,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学校才能从困境中走出来。

统一认识,愿景定位中凝聚“人心”。学校发展最根本的要素是人心,而凝聚人心,需要建立共同愿景、明确目标定位。学校核心价值的弘扬和共同愿景的形成是需要校长引导言说的,因此在开学初、毕业季、教工大会、行政例会等场合,我都会与复兴的师生讲故事说道理。而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好故事对学校发展的效果是“静悄悄的革命”,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慢慢地影响了师生们的价值体系和心智模式。几年来,复兴中学师生员工已经形成共同愿景:复兴应该办好,复兴可以办好,复兴会办得更好,复兴一定能从优秀走向卓越。在传递愿景的同时,学校还明确了“重归第一梯队”的指标定位。其中,外显指标是“三个数”:优质校本课程数(体现选择化的拓展学习水平)、活跃特色社团数(体现多样化的非正式学习水平)、创新研究项目数(体现个性化的研究性学习水平);内隐指标是“三个建设”:建设“多样+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敬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优美+高雅”的校园文化。

在美好愿景与清晰定位指标的导引下,师生员工明晰了“要到哪里去”的方向性问题,统一了认识,也因此形成了人心凝聚的良好发展氛围。

明确路径,结构调整中厘清“人事”。过去几年,复兴中学调结构、明职责,以厘清人与事关系,达成人与事的适切与匹配:结构上厘清了“让所有的事有合适的人”,流程上理顺了“让所有的人干正确的事”,从而形成了“三个学部、四个小组、五大中心”的治理结构与工作网络。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做了两项改革:一是通过放权,实现管理重心下移。譬如,通过三个学部实行扁平化管理,压缩管理层级, 提高管理效率,以此实现“面上”常态管理有活力。二是通过统筹,实现中心任务有聚焦。譬如,四个小组聚焦生涯规划、人文体艺、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等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领域,以此实现“点上”攻坚克难有定力。

精准落实,引导评价中提升“人力”。平台引、评价推,是校长爱教师的最好方式。平台引,是指对想干事的人给他机会,对能干事的人给他平台,对干成事的人给他激励。学校为此搭建了各类平台,积极为每一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创造锻炼和展示的机会。评价推,是指学校建立起精细化、全覆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如,依托大数据平台对教师进行量化分析,同时也建立起质性佐证的教师发展档案袋,形成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以技术的力量发展学生

在高效、美好的学习时空营造里,复兴中学引入了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校园、个性化学习的画像技术、未来学习教室、人工智能技术、自主探究实验室、创客创业空间,创设了弥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提供高支持度的、高舒适度的学习时空。

虚拟体验支持深度学习。让学生真正经历学习活动过程,获取充分的学习感悟和体验,是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应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学校建立了基于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的体验中心,学生可以经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与仿真物体和虚拟环境的各部分接触,从而产生逼真的学习体验。

精准画像支持个性学习。学校的数字画像指标体系分为六个板块,除个人家庭信息外,还涵盖了德智体美劳五大方面,共有40个二级指标,既与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对接,又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学生精准数字画像的形成,需要日常数据的积累,如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日常作业和考试进行学习过程动态化数据采集和大数据智能分析,形成个性化学习档案,有效实现大数据个性化教学管理。

人机协同支持智慧学习。复兴中学的智慧课堂,是在原有“高低结合”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依托“互联网+”所产生的,其核心就是人机协同支持,借助信息技术来创建出富有智慧的学习环境,主要表现为决策数据化和交互全程化两大特征。决策数据化,是指在信息技术基础上,进行动态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挖掘,帮助教师掌握学情,在数据基础上进行决策,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交互全程化则是通过移动终端等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的应用,实现了全时段、全方位、全场景的全程式交互。它不仅能实现课堂内的互动,同时还能借助平台来实现课外交流与校内校外交互,真正实现全天候持续互动的目标。

(作者系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