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大学生战“疫”显担当

来源: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0-03-15 13:27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而志愿者则是这次战“疫”中一束温暖的光。

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首都高校的大学生,他们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战“疫”一线工作者的崇敬融入实际行动中,积极投身战“疫”一线志愿者工作。他们年轻,却坚毅勇敢;他们成长迅速,展示着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暖心“家教”解医务人员后顾之忧

陈奕漩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18级的一名本科生。近日,他在网上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中学一名九年级女生辅导功课的事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作为武汉同济医院的医生,陈奕漩的父亲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无法照顾家人。陈奕漩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想到可以发挥自己所长,为母校同济附中同为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的学弟学妹们辅导功课,以实际行动解决这些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陈奕漩通过当年的班主任进行联系,母校的老师非常支持他的想法。于是,他开始在网上“一对一”帮助一名九年级的学妹,并积极发动中学和大学同学,也加入到志愿工作中来,尝试用这份光和热,照亮、温暖更多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团委获悉该情况后,向校防疫指挥部汇报,张政文校长对陈奕漩的想法予以充分肯定,并责成校团委与同济附中建立联系,在校内选拔优秀的志愿者为同济附中的学生进行线上“一对一”辅导。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团委经与同济附中联系获悉,该校900余名在校生中,有一多半是医务人员子女,有些学生的父母同在战“疫”一线工作,无法照顾家庭,而九年级学生因为面临中考,在学业上渴望获得指导和督促的需求尤为迫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立即发出志愿者招募通知,并选拔优秀志愿者开展线上辅导工作。

在美交流生 投身祖国抗“疫”事业

前不久,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收到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发来的消息。消息中表扬了学校学生刘冠宇在美国参加抗疫志愿活动,服务运输捐助物资的事迹。

刘冠宇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务1604班的学生,他于2019年9月参加学校“3+1+1”交流项目赴美学习。在祖国人民抗击疫情的特殊时刻,刘冠宇心系祖国,第一时间参加了外交部在北美定点捐赠物资集聚地的志愿活动。

刘冠宇此次志愿服务的工作地点是美国华人华侨抗击新冠病毒捐助物资运输服务中心。在疫情爆发初期,海外华人就纷纷购买大量的防护物资运回国内,支持祖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刘冠宇的志愿工作就是负责将这些捐赠物资的编号录入电脑,以加快包裹的投递速度,同时方便接收单位实时查看物流信息。

谈及此次志愿服务,刘冠宇说,虽然自己身在美国,但时刻都惦念着祖国和母校,时刻关注着国内的疫情及学校的防控工作。通过参加志愿活动,他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刘冠宇表示,他和参加捐赠以及志愿活动的华人都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支持祖国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

上阵“父子兵” 做光荣的社区志愿者

赵江龙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2019级的学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袭,他在父亲的影响下,报名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

“我父亲是我所服务街道办事处的人大工委主任,同时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在疫情爆发后,父亲主动放弃春节假期,投身到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工作中。”赵江龙说,看到父亲在办公室夜以继日地工作,甚至连着三天没回过家休息,自己的内心深受触动,他觉得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也要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人民服务,于是主动向父亲请缨,表达了投身社区防疫工作的心愿。

然而出于对孩子安全的考虑,赵江龙的母亲一听说儿子要报名当志愿者,并不十分赞成。好在父亲支持他,并及时做通了母亲的工作。

赵江龙的工作是在社区设置的固定点位站岗。因为该社区有一例确诊病例,所以小区进行了较严格的封闭式管理,他需要和其他工作人员一道在固定点位劝阻想要外出走动的人。

赵江龙每天需要工作9个小时。为了防止有麻痹思想的小区居民随意进出,他每天还需要带着大喇叭到社区内宣传巡逻,但他从不喊苦喊累。

参与这次志愿工作,也让赵江龙感触很多。他表示,自己对党员的认识更加深刻,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要按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从思想上行动上入党。

写下请战书 勇做生命的点灯人

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杨康是土生土长的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毅然于2月7日写下一封“请战书”。2月8日元宵佳节,怀揣“请战书”,杨康主动到杨店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报道,请缨参“战”。

就在杨康参加志愿工作的第一天,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杨店镇决定,在一天之内,就要完成孝南区杨店镇东方酒家和桃花源酒店这两个民用酒店的改造、消毒,当天晚上便要开始接收隔离人员。考虑到杨康的专业背景,镇领导让他参与到隔离点筹备建设中。

杨康奔走于两个隔离点,用自己擅长的知识和经验,从专业角度提出科学建议,使得隔离点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布置,并开始接收隔离人员。

在工作过程中,细心的杨康发现,基层工作人员缺乏医学防护知识,在结束当天工作后,他就编写了《杨店镇抗击疫情工作人员防护必读》,并录制相关小视频,递交抗疫指挥部审核后,通过微信群通知每一位基层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学习。

被隔离者的心理恐慌也让杨康意识到自己力量的渺小,他马上组织5名博士生同学建立了“中央民大药学院博士志愿团”微信群,让被隔离者扫码入群,向他们普及医学知识、中医养生操等,并对被隔离者的孩子进行一对一辅导,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从专业角度缓解被隔离者的心理恐慌。

如今,杨康已在隔离点连续奋战了20余天,辗转5个隔离点。他说,回顾这些天的工作,有辛劳、有心酸、有感动、有收获,但面对解除隔离时被隔离者的一张张笑脸,微信群里的一句句感谢,所有的付出和汗水,都化作了欣慰和鼓励,都成为了他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宝贵经历。

全家齐上阵 共同投身抗疫战场

1月24日,河北省启动重大卫生突发事件一级响应。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贸1801班学生李程浩的父母写下“请战书”,火速赶到了防疫一线。父母以实际行动给儿子做出了表率,李程浩也下决心必须要为抗击疫情做些事。他说,“我现在是一名预备党员,身份不同了,应该以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跟随父母到了防疫一线后,一声声“我报名!”“让我上!”让李程浩热血沸腾。“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战场”,李程浩激动地说。

“回家就在家中藏,不开玩笑到处逛;日测体温要两次,遇到发热快报告;亲密接触要留观,十四天后见面好??”在李程浩所在社区的各个微信群中,都在转发这条节奏明快、话语平实的“顺口溜”,这是李程浩在开展社区人员进出管控工作闲暇时编写的。李程浩还发挥自身计算机技术特长,开展疫情排查表登记整理工作,建立社区管理台账。

每天都有许多居民到“党员先锋服务岗”捐款或捐赠物资,在得知李程浩为了志愿工作一日三餐只吃方便面后,许多居民为他送来了自家做好的饭菜,这让李程浩非常感动。

“我很高兴,在这些志愿工作中,让我有机会展现青年党员的担当、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也坚信,只要我们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这场疫情阻击战,我们一定能赢!”李程浩坚定地说。(记者 凌月云 综合整理)

来源:现代教育报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