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智、扶业、扶志,是教育扶贫之根本

来源: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0-07-01 16:05       

【思想汇】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竭力克服疫情影响,决战脱贫攻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教育脱贫攻坚以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三区三州”为重点,以义务教育有保障为主攻方向,统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各项任务,总攻力量有效汇聚的态势已经形成。脱贫攻坚接续的是乡村振兴,这说明扶贫不仅仅是扶资金扶经济,也是扶理念扶智慧,目的是建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生态。全面脱贫需要形成贫困地区经济和贫困家庭个人的发展能力,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学校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类组织,教育通过知识、人才、科技和文化而推动社会发展,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优势特点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1.教育扶贫“根”在扶智

扶贫先扶智,“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是扶贫工作分类施策的内容之一。较之于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社会保障兜底等形式,教育通过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能力而实现根本脱贫,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又带动家庭发展,因而意义更加重大、作用更加长远,是扶贫的根本,体现着教育的社会功能本质。

发展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版图上,义务教育是孩子们走出家门、学习系统知识的营养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年轻人联通社会、获得实际本领的双车道。对于乡村百姓而言,中小学校代表着对未来的憧憬,职业学校体现着谋生的本领,高等学校实现着远大的理想。义务教育面向每个孩子,是学习成长的起点和开智的基础,因此是教育扶贫扶智的重点,其中控辍保学是核心任务,之后则是通过提高教育层次而增强贫困学生的人生发展能力。各级各类教育要立足于以自己的本质属性培育人才,做好内涵式发展。

义务教育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目标之一,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治本之策的基础。教育系统通过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重点因素,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学位、教学、资助保障能力。通过不断加大义务教育投入,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使他们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师资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教师保障上通过加强乡村学校教师补充,通过提高贫困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和扩大覆盖面,通过教师“特岗计划”招聘倾斜、开展教师信息素养与能力提升培训、实施“银龄讲学计划”及设立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等多项教师专项计划、支教计划帮扶行动,实实在在地支持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师水平提高和队伍结构优化。

控辍保学是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核心。学生辍学原因多种多样,单纯的贫困因素好帮扶,但还有诸多智力、兴趣、心理、家庭、观念因素,甚至也还有外出打工、早婚早育、入教入寺等现象。这些因素都影响着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影响着教育脱贫攻坚的成效,影响着乡村建设的未来,意义深远,因而成为教育脱贫攻坚的主攻点。教育系统通过持续推进控辍保学专项行动,为52个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全面建档立卡,通过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动态调整,通过“一校一策”“一类一策”甚至“一人一策”对辍学原因、反复失学辍学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症施策,确保让辍学学生回归学校并“进得来、稳得住”。这些深入细致的工作措施,形成了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坚实基础。

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高层次优质教育的机会,提高了贫困家庭全面脱贫的能力,扩展了贫困地区发展的空间,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里面职业教育的作用最为直接,因此在贫困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发展涉农职业教育、办好中职学校、注重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工作实施层面,注重发挥“全国一盘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深化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特别是发挥东部地区职业院校在市场理念、产教融合、教学水平方面的优势,实现高职招生倾斜、推进中职协作招生、开展定向订单培养和技术技能培训等。这一系列帮扶行动,既帮助了贫困生个人和家庭,也提升了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水平。

高等教育发挥的是龙头带动作用,通过招生、培养、就业上的政策倾斜,持续有序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还通过多种措施帮助专项计划录取学生完成学业,如为接受高等教育贫困生建档立卡提供多种资助、实习、工作支持,开展针对性学业辅导;通过举办专场招聘活动、优先推荐工作岗位、设立专项岗位等实现精准帮扶就业指导。高等学校的对口支援、定点帮扶工作,力度更大,并已发展出若干个联盟形式,集团化定向解决难题。

2.教育扶贫“实”在扶业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已经步入中上收入国家行列,进一步发展体现的政策方向是——义务教育重在均衡规范、职业教育重在融合产业、高等教育重在创新及应用。由于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在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随父母打工流动或作为乡村留守儿童两种现象并存,职业教育因经济产业不发达及理念观念原因其实力相对薄弱,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辐射能力也往往不高。因此,青少年总体以流出为主,致使贫困地区存在着“人才辈出、江山依旧”的状况,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尚未很好体现。因此,地方各级各类教育需要考虑如何以特色内涵服务美丽乡村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如何以自己的使命职责推动区域产业形态变革和社会文明进步;国家高水平大学也需要思考除了招生倾斜和消费扶贫外,还能给予什么样的科技、人才帮助以实现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精准帮扶。

县域产业是乡村经济的活力基础,没有产业贫困地区不可能走向繁荣。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长久之计,因此教育扶贫必须进一步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除了人口素质因素,现在许多贫困地区之贫,一是贫在山高路远上,二是贫在生态脆弱上。山高路远可以转化为有山有水的后发优势,但生态脆弱的问题不好办,没有稳定的产业或产业链条太短,经济活动的供应链消费链价值链循环很难实现。贫困地区只有生长出自己的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道路要优先考虑发展地域特色产业,提高农村经济造血功能和脱贫能力。

教育要努力成为新型县域产业的孵化源。教育脱贫攻坚需要重视知识、科技赋能产业、农业,关注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致力于推动绿色经济发展,设计开发文化和生态产业链,为美化环境和社会建设增添文化气息,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推动贫困地区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县域经济活跃起来。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才、知识、科技、文化、信息综合优势为发展朝阳县域产业服务,这些产业包括数字经济、生态农业、地区文化、休闲旅游等,致力推动发展地方经济和贫困人口能够广泛受益的产业。

教育是人才的蓄水池,有了学校就能吸引来相应的人才;教育是经济的活力源,有了人才就会积聚更多的人才,就会开创相应的事业,教育事业因为人的活动会带来更多的信息流和资金流;教育是科技的创新源,教育与创新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层次人才所创造的事业最有可能成为新兴产业的发源地。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教育汇集人才的功能,合理布局相关学校,使学校成为地方的知识中心、技术中心、致富中心、文化中心。

高等学校要为解决贫困地区生态脆弱、产业匮乏、经济落后问题贡献聪明才智,把能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发展当作自己的科研任务。高水平大学要通过创新帮助打造新型产业源头,地方高校要扶持和融入县域农村绿色产业,真正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职业院校应顺应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技能培训,特别是开展种植养殖、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培训,促进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农民培训、技术推广相结合,实现产教融合开门办学,把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社会服务融为一体,将自身发展与地方产业发展融为一体。普通中小学要在教育和文化的融合中推动乡风文明,助力建构地方的人文特色,努力成为乡村文化中心,通过文明气息和特色文化为地方产业赋能增值。

3.教育扶贫“魂”在扶志

扶贫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贫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既有区位因素、生态原因和历史积淀,也有观念差距。表面看来贫穷是一个物质条件问题,但从根子上讲更是一个文化问题,包括进取心、良好风俗和眼界。教育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存在,学校的育人过程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文化过程,学校的存在、活动是科学知识、文化精神、理想信念、核心价值、国家意志的体现。学校是文化的栖息地,既是教育机构,也是文化普及和科技传播机构,还是一批有志改变命运理想者的精神家园。

知识就是力量,教育助力人生,文化浸润民风。教育是一代代人的事业,是人类自身进化和个体发展的途径,是通向美好生活理想的桥梁。教育扶贫本质上就是人才科技文化理想扶贫,学校的健康发展其实是抵御农村文化荒芜、科学精神衰败的重要手段。在脱贫攻坚中加强贫困地区社会建设,丰富贫困地区文化活动,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综合素质,振奋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面貌,同样是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教育要把扶贫与扶智、扶业、扶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使青少年脑海憧憬美好未来,内心澎湃奋进动力。

今天,我们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已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已进入到普及化时代。但社会变迁、人口流动都在加剧,仍需要思考在乡村振兴中建设新农村、使人才留在乡镇的问题,需要考虑基层社会年轻人的志向问题。除了正规教育作用,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增强学校的社会教育职能,利用教师、人才、教育智慧纾解百姓精神困惑,开启乡村文明的新境界,移风易俗,抵御陈规陋习和不良文化侵蚀,把学校建设成为乡村健康文化的辐射源。

普通中小学要通过“五育并举”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让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认识知识就是力量,理解未来靠勤劳创造,高奏理想信念文化;职业教育要加强务实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培育致富能手和共同富裕带头人,使人们在现实中看到榜样的力量,弘扬奋进文化;高等教育要扎根中国大地,用创新科技培植生态产业,勇当乡村振兴的领路人,培育科学文化。学校既是当地的教育中心也是科技文化中心,让教师成为社会基层最受人们欢迎爱戴的人士,使教育激人奋进,用文化浸润乡风,涵养乡村的和谐富裕文明。

(作者:马陆亭,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