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扎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稳就业是当前各地工作的重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情况如何?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克服?各方提供了哪些支持和帮助?本版今起推出“就业故事”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企业文化、职业规范、安全教育……7月6日,是苏海超入职公司的第一天。前3个月是培训和轮岗,新员工们分成8组,每周要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组间比拼。担任组长的苏海超坦言,通过这样的环节,既能尽快了解、适应岗位需求,也让他感受到了团队合作、良性竞争的浓厚氛围。
内蒙古小伙苏海超,是江苏理工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这家电力行业科技企业所提供的发展空间、管理培训生岗位的薪资待遇,以及公司免费提供的饭菜和宿舍,都让他对新工作感到满意、充满憧憬。“回想起来,求职路真是曲折,可算没有白折腾。”他说。
考研失利
再考还是先就业
一年前,苏海超没有想过找工作会这么折腾。
在老师和同学眼中,他是个很有规划和行动力的人:大一开始就活跃在班级和学生会工作中,慢慢培养出了组织能力,还帮助班集体获得不少荣誉;大二开始在专业上狠下功夫,不仅专业成绩很好,还在“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物联网设计竞赛等全国性大学生学术竞赛中斩获名次。
在学校期间,他为自己定下了职业规划——走上岗位后,要成为一名技术和管理并重的复合型人才。
转折发生在去年7月。即将升入大四的苏海超,从学长学姐那里了解到,随着行业的发展,不少工作岗位对学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浓厚考研氛围的影响下,他将考研深造作为努力方向,目标是省内一所专业顶尖的高校。
由于舍不得放下感兴趣的专业竞赛,用来准备考研的时间只能一再压缩,加上心仪的学校报考人数众多,考研分数出来时,苏海超傻眼了。“一直以来英语都是我的弱项,这次没过线,直接拖了后腿。”苏海超的专业课成绩不错,一向自信乐观的他,对于这个结果感到很难接受。
这个时候,继续深造的窗口暂时关闭了,秋季招聘也早已结束,未来该怎么办呢?疫情防控期间隔离在家的苏海超,站在了再次考研还是转向就业的十字路口。他打听了一下,身边有的同学放弃考研,已经投入了找工作的大军;有的则在默默整理书籍,为来年再战做努力。
在学校,受疫情影响无法深造的学生,远不止苏海超一人,加之一些企业受到疫情影响,还有一些公务员单位、事业单位延期招聘,应届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了。
为了帮助他们尽快调整心态、迎接挑战,学校为毕业生们配备了专业导师+班主任的“双师”,在线“云助力”。专业导师陶为戈和班主任周扣娟,基于对苏海超实际情况的了解,远程帮助他分析了再次考研和转向就业的利弊。
如果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就先就业,根据实际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考研——在煎熬了一段时间之后,苏海超做出了决定。
求职不顺
积极适应线上应聘
找工作,其实不容易。以往到了3、4月份,除去升学的学生之外,需要找工作的毕业生中,至少有一半都有了意向单位。但今年同期,在周扣娟的就业信息统计表上,数字比往年可少了不少。
受到疫情影响,春季招聘岗位需求缩减,就业渠道收窄,竞争压力增大,客观上形成了“就业难、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更难”的问题。
周扣娟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学院成立就业指导工作组,就业指导员、辅导员、专业导师、班主任齐上马,一头从江苏省高校毕业生智慧就业平台等渠道搜集筛选招聘信息,一头摸底各班级有就业需求的学生,每天分门别类、及时推送。
和带着简历、拿着作品的面对面交流不同,在线面试,有时候是看不到表情的电话交流,有时是在一间网络会议室中只看到一个个脑袋。“企业与各地的学生一对多面试,我们都感觉比较紧张,放不太开,有时在面试中甚至说不上几句话。”苏海超说,这样的新情况,同学们都有点不适应。
在教育部门指导下,学校推出系列微课视频,手把手指导毕业生,从怎样写简历到如何正式着装、从线上面试的背景环境到镜头高度、从积极主动把握发言机会到简单明了突出专业能力……苏海超日益熟悉和掌握在线面试的技巧,将自身特长与岗位需求紧密关联。经过海量投递简历之后,陆续收到一些面试邀请,但和最终签约总差那么一点点。
也并非全然没有机会。苏南一家企业在线面试后,愿意录用苏海超,但他思前想后还是放弃了。“企业的技术岗在之前已满了,现在补招的只有设备岗。”苏海超坦言,该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难对口,也与自己的职业规划相差较远。
作为一个有拼劲有抱负的年轻人,苏海超理想中的工作,是正规稳定、专业对口、有发展空间的,只要待遇能够满足基本吃住,起步阶段收入低一些,也没有关系。
“放弃了这个机会,以后会不会后悔?”在好几个深夜,苏海超剖析着自己的内心,但又一想还是应该不忘初衷,相信自己能找到可以发挥专业所长的合适岗位。
多方联动
释放大批就业岗位
“我能感受到就业环境、政策逐步向好,心态上慢慢也不那么焦虑了。”苏海超告诉记者,最近,最明显的一个体会是央企和国企开始释放出一大批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同学中陆续有人接到面试、达成意向、传来佳讯。而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的外地同学,也可以申请先落户,甚至一年之内都能免费乘坐地铁。
苏海超观察到的细节,来源于地方上实打实的政策支持。学校所在的常州市,市人社局、人才办、财政局、公安局、教育局、税务局等6部门联动,出台放宽落户门槛、促进吸纳就业、提供交通便利、加强校地合作、优化职业培训等10条政策举措,帮扶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
其中明确,对中小微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并参加社保的,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各级事业单位空缺岗位今明两年提高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的比例;国有企业今明两年连续扩大招聘高校毕业生规模等。
同时,江苏积极响应教育部“百日冲刺行动”,在全国率先实现“就业服务不打烊、网络招聘不停歇”,截至6月30日,引导全省高校通过“江苏高校毕业生智慧就业平台”举办“江苏百校联动”网络招聘会576场,全平台累计发布岗位需求90.1万个。
#p#分页标题#e#江苏省内的各个高校及二级学院也灵活应对。不少高校在持续关注线上招聘会的同时,向校友、用人单位发出邀请,主动沟通及配合企业开设“空中宣讲会”“线上签约会”“定向面试会”等。今年5月,4所驻常州的本科高校还联合举办了线上招聘会,提高学生就业的针对性。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6月9日,江苏理工学院举办了常州首场线下校园招聘会。
苏文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管培生岗位,是由在该企业的校友牵线、学校团委推荐来的。这是一家本地的电力科技型企业,经过分析岗位需求,学院推荐了与岗位需求较为匹配的苏海超等3名同学去面试。有了之前的求职经验,再加上学校的推荐,这3名同学均被公司录用。
好事一个接一个!专业导师陶为戈也向苏海超推荐了上海的一家通信公司,对方看过他的毕业设计,表示很感兴趣。
一边是当前热门的射频工程师岗位,一边是管培生的培养模式和成熟的企业文化,苏海超又一次犹豫了,但这次是“幸福的烦恼”。经过与企业的多次沟通,结合老师的建议和自己的职业规划,他最终选择了苏文公司。这段时间里,他的很多同学也都顺利找到工作,截至目前,他们专业的升学及就业率已接近70%。
正式签约入职后,苏海超给班主任周扣娟打电话报喜:“过程曲折、结局圆满,一定好好珍惜、努力奋斗!”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13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