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工作重点 确保完成任务—— 南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工作会议召开

来源: 作者:黄明飞 王丙双 张玉蕾 丁华涛 发布时间:2020-05-25 17:53       

          5月22日,南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19年全市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安排部署2020年创建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精准发力,确保今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好成绩。

南阳市政府副市长、市未成年人工作分指挥部副指挥长阿颖,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王兵,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未成年人工作分指挥部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清范主持。

会议指出,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民心所向,也是使命所在、责无旁贷,必须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是城市管理能力、综合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体现,是城市形象、发展水平和市民素质的全面反映,是目前综合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2019年,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学校创建提档升级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百校万人出校园”“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一系列德育活动,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师德师风建设卓有成效,全国“时代楷模”张玉滚引领全市广大教师向善向好。积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实体育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要求,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61所,“戏曲进校园”演出500余场,优秀童谣征集和推广、传唱活动普遍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汉字大赛等活动有声有色。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推荐省级文明校园10所,评选出市级文明班级322个、文明教师474名、文明学生541名。建立学校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家校联系。畅通渠道,简化手续,落实“两为主”政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应入尽入”。  

校外教育形式多样

全市建成66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益性场所快速增加,中心城区112所中小学校、19个街道、144个社区和19个乡镇都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乡村学校少年宫254所,覆盖率达到100%。开展“百校万人出校园”实践活动,组织学生10000余人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和社区参加活动,得到了家长师生的一致好评,受到省教育厅表彰。

成长环境不断优化

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坚决取缔校园周边200米内的经营性网吧、电子游戏厅。强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开展无证照摊点专项治理,严厉打击校园周边“三无食品”和恐怖、迷信、低俗、色情类玩具、文具、饰品、出版物。加大宣传力度,在车站、社区、街道等公共场所安装公益广告标牌、橱窗和灯箱,通过各类媒体刊播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公益广告,全社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强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关停无证培训机构1197家,对有证的192家培训机构开展规范化整治,提升了内涵,营造了浓厚氛围。

会议对2020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紧紧围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劳动美”社会实践、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六项重点内容,扎实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探索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新载体、新方式,引导未成年人从小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落实开齐开足美育、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扎实开展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常态化开展戏曲进校园、经典诵读活动,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按标准建好、用好校内心理咨询室,确保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要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坚持价值引领、贴近师生、广泛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评价细则,评选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教师和文明学生,夯实校园文明根基。

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学习时代楷模,成就出彩人生”师德主题教育,唤醒广大教师奋进新时代的出彩意识,让张玉滚精神在全市教育系统生根开花、常盛不衰。建立学生、家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对师德师风问题动态掌握、及时纠正,全面提升社会和群众对师德师风的满意度。加强对教师违规有偿补课办班的查处力度,重拳出击,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形成震慑。

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做好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六要密切家校沟通联系。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倡树良好的家教家风。

建好用好校外教育活动场所

建好用好社区教育活动场所。每个社区至少建立一个未成年人教育活动场所,在学生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向未成年人开放。完善社区家长学校功能,向家长普及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知识和营养常识,为家长提供便捷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健全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队伍,发挥“五老”队伍作用,组织开展“学习雷锋做小小志愿者”等活动。

建好用好公益性社会文化设施。全市所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公益性文化设施,要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通过各类活动提供优质服务。

建好用好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依托市、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等机构,加强街道、社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建设,构建心理辅导网络,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

建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认真做好中央、省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工作,做好市、县区自建,调整补充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库。严格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运转效率和使用效益。深入开展“中华武术”等“七进”活动,提高乡村未成年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持续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持续开展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加大对网吧、新闻出版、音像制品等文化市场的整治管理,特别要严厉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违规违法行为和“黑网吧”、变相经营的网吧。

持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治理。市委政法委牵头,教育、文明办、城管局、公安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各司其职,对学校周边的流动摊贩、店外经营、占道经营、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进行常态化整治,消除各类隐患,筑牢安全稳定防线。对一些顽固性、易反复的重要地段、重要环节,要重拳出击,确保有所突破。四区也要按照市里的要求,责成相关单位开展集中整治。

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益广告宣传工作。四区、各职能部门、各新闻媒体、各中小学校要按照要求,运用多种形式传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公益广告,形成铺天盖地之势,营造出全社会关心、关注、关爱未成年人的浓厚氛围。

强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市教育局牵头,工商、市场管理、消防等部门密切配合,重拳出击,横扫一切无办学资质的校外教育、校外培训机构。对有资质的机构,围绕办学资质、管理规定、场所环境、无负面报道四方面加强管理,提升内涵,营造氛围。

开展“百日集中行动”。重点任务是校园内外治理行动和“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活动。

精心组织网报工作

各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任务分工,对照测评标准要求,精心组织活动,扎实开展工作,把工作的成效准确地反映到材料上。尤其是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前期可能许多该组织的活动没组织、该收集的图片没收集,要抓紧补充完善,确保完成创建任务。

市直有关单位主管领导,各高校主管副校长,四区未成年人工作分指挥部指挥长、主管副区长、教体局长,中心城区中小学校校长,市教育局中层以上干部共200余名同志参加此次会议。会前,未成年人工作分指挥部对与会的各级各类学校校长进行了测试,主要内容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5个测评项目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六项活动的内容。(黄明飞  通讯员 王丙双 张玉蕾 丁华涛)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