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特区建设的样板区

来源: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0-09-02 11:07       

  经济总量从1984年到2019年跃升1200多倍;用于城市品质提升的公共财政投入大幅增加,让群众尽享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100%,幼有所教、病有所医,善行义举蔚然成风……

  几十年来,作为珠海经济特区的发祥地,香洲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特区各项建设成果的样板区。

  鼓励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多年前,身为金山软件初创员工的雷军,在珠海留学生节开幕式演讲时,怀念那段筚路蓝缕的时光:“我们金山就是从珠海出发,一步一步做起来的。”

  如今,创建于香洲区的金山软件,依然是国内最优秀的软件开发、分销和服务供应商之一。

  特区设立之初,香洲区在许多领域引领全市乃至全国改革开放之先河。吸引雷军等创业者的,正是充满活力的创业氛围和开放的营商环境——在这片土地上,进行了全国第一次百万重奖科技人员的壮举,培育和成长了一批领军型科技企业,涌现了一批著名企业家。

  回首往昔,香洲区从原先只有一条路、一个交通岗的小渔村一跃发展成为广东省经济强区。1984年至2019年,全区GDP从1.2亿元增长至1542.9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1亿元增长到1622.97亿元。

  在创新型经济发展中尝到甜头的香洲人,以更大力度推进软硬环境建设,打造“一园一镇一廊一带”产业发展新格局,城市空间功能实现结构性优化。

  2019年,香洲区落实“珠海英才计划”和“香山人才计划”,新引进、培育各类人才1.2万余名;申请专利13446件、PCT国际专利293件;先进制造、装备制造、高技术制造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59.9%、35.9%、24.6%。

  多元协商优化城市治理

  黄昏时分,香洲区梅华街道南村社区新城市中心广场上,孩子们在焕然一新的游乐场里尽情玩耍……

  “你肯定想不到,这里以前被占用倒垃圾,成了一片臭气熏天的垃圾堆;更想不到,这样的变化,是小区居民自己推动实现的。”南村社区党委书记林文胜说。

  香洲区引入社区居民议事协商制度,南村社区作为首个试点,选出107名代表,率先组建起南村社区议事会,保障每50户居民有1名代表“发声”。议事会成立后,在社区党委指导下,积极推动新城市中心广场环境改造。与商家协商,召居民拟决议,找单位募资金,让小区卫生环境“黑点”变“亮点”。如今,这个居民动议、居民监建、居民维护的小区域,成为社区最亮眼的风景。

  从2018年开始,香洲区精准对焦镇街、社区基层治理、城市管理难题,对镇街社区基层权责、城市综合管理、环卫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大胆创新,在优化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探索城市管养新体系和“城管局指导协调—镇街主体责任—企业参与养护”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香洲区以市民在家门口500米范围内就有社区体育公园、随时享受绿色休闲健身空间为总体目标,制定了《香洲社区体育公园建设与管理办法》;同时,践行“开门协商,多元治理”的理念,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规划、建设和运营,让边角闲置地块和街头山边绿地旧貌换新颜。

  至今,香洲区已投入10亿元,在全区建成140座社区公园,总面积达578万平方米,完善了区、镇街、社区三级监管,全部免费开放,“香洲社区公园”成为响当当的城市品牌。

  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

  通过积分入学政策,来自湖南的潘霞顺利将女儿送入香洲区一所新建成的公办幼儿园就读。崭新的校舍教室、丰富的教学娱乐设施,还有和蔼可亲的老师,都让她十分满意,而让她最感动的是作为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孩子可以接受和本地孩子一样的教育。

  作为聚集全市一半以上人口的中心主城区,香洲区不断提升民生福祉,让群众共享特区改革发展成果。

  从落后小渔村到现代都市,香洲“以民为本”的初心始终不改,坚持将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1984年全区民生支出210万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9%,到2019年已增长至63.8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3.2%。

  为补足公办幼儿园短板,香洲区按照“新建一批、扩建一批、回租一批、移交一批、补公一批、规范一批”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2019年动工建设16所幼儿园,今年秋季还将新增9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约3470个。力争通过近3年的努力,全区公办幼儿园总数将突破50所,在园幼儿数超过2万人,占比超过50%。

  为应对社会老龄化趋势,香洲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建成梅华街道长者服务中心等7处养老服务设施,吉大石花社区等31处长者饭堂投入使用。

  走进树影婆娑、绿草如茵的海天公园,深红色的步行道蜿蜒其间,小鸟在草地蹦跳觅食……负责建设运营的珠海市香洲正方控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珠海市、香洲区借鉴国际宜居城市经验,从2016年起沿海滨情侣路打造“一带九湾”的浪漫海岸,“眼前的海天公园就是一个重要节点,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让市民享受更多公共绿地空间。”

  本版制图: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02日 06 版)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