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不脱贫、村不出列,我绝不离开”!脱下军装,却不改军人本色,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初心,不忘为人民服务使命。6年多来,他就像一颗螺丝钉,拧在脱贫攻坚一线岗位,无怨无悔、默默奉献,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他就是安徽省枞阳县选派干部、汤沟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横埠镇合龙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唐正红。
抓党建 带队伍
2014年底,唐正红同志接受组织委派,到横埠镇合龙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合龙村是贫困村,地处横埠镇西南部,全村1031户、3576人。2014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86户、248人,贫困率近7%。
“当时村里没有一家企业,也没有产业,只有2900多亩土地、3000亩林场……”面对如此严峻的脱贫形势和艰巨的扶贫任务,“感到‘压力山大’”,唐正红坦诚的表示。
但是脱贫攻坚,是只能前进、没有退路可言,是只能成功、决不能失败的战斗!“决不当逃兵!”唐正红告诫自己。
脱贫攻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唐正红清醒地认识到,扶贫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贫困群众,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桥梁纽带,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党和政府,群众都看在眼里,系着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他发挥“班长”带头示范作用,严格执行驻村扶贫纪律,吃住在村,扑下身子,一门心思谋脱贫。晚上,他在宿舍刻苦钻研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原著,认真学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和省市县配套措施和各行业脱贫政策,整理、分析入户走访掌握的信息,思索工作切入点、突破口。白天,与村支两委、老党员、村民组长、能人大户等沟通、交流;走访贫困户,摸村情、找不足、查问题、问良计、求“解药”;通过召开村支两委会议、村民代表大会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健全完善党建和村“两委”及驻村扶贫工作队等相关工作制度、修订村规民约、明晰发展思路、规划村集体建设、明确扶贫工作重点。“人心齐、泰山移”,通过不懈工作,共同努力,理顺各项工作程序,合龙村党务、政务和财务三公开、“三会一课”、“固定党日+”、党员发展等各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创建了“五规范三满意”标准化基层党组织,村“两委”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深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先后获得省级卫生先进村、县级先进党支部等表彰,发展党员12人,预备党员 4人,培养党建积极分子4人。唐正红也多次被评为全县扶贫工作队长“月度之星”,先后5个年度考评为“优秀”等次,县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2020年获得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功”奖励。
促脱贫 奔小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唐正红组织全村开展扶贫大走访、大排查,宣传、解读党的扶贫政策,收集、整理、汇总相关数据、资料,按照规定程序完成贫困户、低保户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
“汪某飞有智力障碍,但平时状态还行,人也很勤快,服从性强,公益性岗位保洁工作,挺适合他的,大家觉得怎么样?”“同意”、“好”……
“汪某富有一身的力气,就是小孩有肢体障碍,推荐他到木材厂做工,既能在家门口挣钱,又能照顾小孩,大家议议,可行?”“是好主意”、“好”……
唐正红组织村支两委,根据走访、摸排掌握的信息,因人而异、因户制宜,逐人逐户有针对性的制定具体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2018年该村整村出列;2020年,该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唐书记在脱贫攻坚工作上,确实是下足了‘绣花的功夫’,投入了很大地精力!”驻合龙村扶贫工作队长、市人防办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曹建栋说。
在做好贫困户脱贫工作的同时,唐正红狠抓村级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全村持续向好发展动力。他“回娘家”,到县卫健委争取扶贫资金支持;“找靠山”,到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局和县直相关单位,请求帮助,争取相关项目;“拉关系”,发动战友、同学、亲友介绍项目、拉投资、帮助贫困户就业、销售农产品等等;“整家底”,梳理排查村、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通过盘活资产、资源发包等方式,唤醒“沉睡资产”……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一份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投资399.8万元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投入100万元完成500户农村改厕工作、改善人居生活环境;57万多元建成的村庄亮化工程,238盏路灯分布在全村16个村民小组,让回家的路不再“摸黑”;历年来投资300多万元的村路硬化工程,实现水泥路由村村通到组组通;新建村党群活动中心、村扶贫驿站、村庄危险路段防护栏、村容整治、村光伏电站、村特色种养业基地……一件件、一桩桩,无不凝聚着唐正红的心血。据统计,经他积极协调、参与争取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和民生服务项目建设资金累计过千万元,特别是村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稳定收入达6万元以上。“路通了,灯亮了,群众的笑容多了,我也感到无愧了”。唐正红轻轻地说。
贴心人 “铁”心人
几年来,唐正红一有时间就“下队”入户,到贫困户家中走访、谈心交心、了解困难、听取诉求、倾听意见,记在小本子上,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意见和困难,对一时不能落实的问题,他都一一上门做好解释,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些年,村里群众上访、信访为“0”;他的微信“好友”有了长长的名单,大多是贫困户和其他群众,对全村所有贫困户情况是“门儿清”,群众也视他为贴心的“娘家人”,遇到什么难事、烦心事,都喜欢找他谈谈,他都会倾心倾情倾力帮助。2018年,贫困户汪某某在江苏常熟务工时突发心肌梗塞,其妻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唐正红,打电话向他求助,他边安慰,边引导她把患者就近送到医院救治,并向她解读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嘱咐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尽快转入省内医院就医享受“351”政策,还主动帮汪某某办理了转诊手续。贫困户汪某一,由于患病、孩子上学等情况,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曾经一度失去生活勇气。唐正红了解后,主动多次上门,与他交心谈心,帮他打开了心结,鼓励他相信党和政府,抓住好政策,振奋精神,战胜病魔,发展产业,摆脱贫困,早日过上小康生活。此后,帮他争取了健康脱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和光伏扶贫等政策,及时协调、解决生产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汪某一也用勤劳的双手,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仅自己实现了脱贫,还带动村里8户贫困户脱贫,是全村扶贫立志的典型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我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梦为马,铁心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任务,让老百姓都过上红火日子!”唐正红坚定的说。(胡金平 左维华 殷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