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伦敦艺术大学中国学联举办的“2020 NOWSHOWING当下展”即将在线上开展,预展时间为北京时间5月9日21:00-00:00(伦敦时间5月9日14:00-17:00)。
该展览一年一届,迄今已成功举办九届,旨在为伦敦的艺术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也为中外艺术交流增添一份新的力量。
“当下”,是时下最热门的主题或概念。今年当下展主题为“后大众媒体”。受疫情影响,本次展览将在线上举办,并且将征稿范围扩大到全英和北美,伦敦艺术大学中国学联邀请北美一众艺术学院中国学联共同发起征稿,打破了以往当下展的地理位置限制。此次展览将展出15位艺术家的16件作品。
在病毒传播和扩散的当下,信息与虚拟空间也成为了其散播破坏的载体。WHO因此基于病毒创造了新的流行病学词汇:“Infodemic”,即大肆增值的并不只是病毒自身,还有社交网络中过量的失真信息与恐慌。在此刻全球性特殊时期,社交网络、虚拟空间成为了人们互相沟通与商讨对策的重要手段。因此,以“后大众媒体”为出发点,结合当下语境并考虑到公众健康,本届当下展的展厅将转移至“赛博空间”,打造一个兼具交互性与沉浸感的虚拟展示空间。同时,举办方通过“Bilibili”特色的“弹幕”功能和互动视频功能下的“自由分支选择”进行展出,呈现当下艺术观看与艺术评论的新可能。
作为众多前瞻性科幻作品所推演的关键节点,2020承载着诸多对未来人类行为模式变革之幻想:无论是协作与冲突、生产或消费。而切实地抵达了本“节点”的人们,最为广泛体验的切身变革便是:那诞生于数字字节与网络海洋中有关信息与传播的一系列巨变。
在百年前狂飙的20年代,无线电广播、电影、报纸、杂志的的繁盛构成了大众媒体初期的概念。随即,大众媒体便潜入了现代社会的各个角落: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大众传播有联系。同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信息共享、价值传递、大众文化的形成和改变都在大众媒体的影响下被推进。而今日的后大众媒体时代,人们则见证了大众媒体自身的一系列跃进或进化。官方机构乃至领袖绕过传统主流大众媒体,于社交网络平台直接沟通大众。直播,网络热点评论,官方机构拟人化及偶像化等新宣传方式集中爆发出现。公众也至此走进了:以情感驱动舆论走向、社交媒体成为新主流媒体的后真相时代。在文化娱乐产业,数据编成的虚拟化身(vtuber虚拟偶像)的诞生则昭示着一种对于传统“以个人形象为驱动的偶像明星产业”的可能性替代。当然,后大众媒体时代出现了更多的疑问与不安:面部识别技术,大数据算法,闭路电视所编制而成的社会肌体,可能导致着个人隐私的完全消失。艺术创作者自身也面临着被非人类艺术创作者(AI)取代的可能性。
2020年,在大众媒体这个概念产生的100年这一特殊时间节点,为回应这一节点时刻的诸多变革,“当下展”将邀请艺术家一起探讨与展望后大众媒体时代变革下的不确定性与可能性。用艺术反应当前时代的变革,并借助艺术的前瞻性,思考未来的生活和媒体传播方式及艺术在后媒体时代的表现。
部分精美作品赏析
《新千里江山图》New Thousands Miles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丁一 DingYi
裁剪的布面丙烯
艺术家丁一的绘画创作主题一直围绕着数字文化与图片信息和图片传播。本次参展作品《新千里江山图》,艺术家以当代计算机与图像输出技术对中国传统绘画——北宋画家王希孟和南宋画家江参创作的两幅“真”与“假”的千里江山图进行了机械式重构。以网络和大众媒体中,围绕原始绘画所产生的一系列争议与讨论作为创作素材,通过特殊图像输出与观察虚拟场景的不同方式,艺术家展现了传统作品在当代的一种解读可能和对于‘后大众媒体’时代艺术的一系列思考。
《ITERATING》
顾缘 Effie Gu
视频
艺术家顾缘的作品《ITERATING》,结合了舞蹈、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多种形式。该作品旨在反映当代互联网生态,以及有关大数据搜集和信息审查的一系列思考。以社交媒体中的”回声室效应/同温层效应“ (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为切入点,艺术家讨论了‘后大众媒体’中由于商业网站的推荐算法,个人定制化内容所产生的认知闭锁与同质化现象。
《大同》
周安然 Anran Zhou
Procreate软件生成
以当下计算机创作软件Procreate为创作媒介,艺术家周安然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强烈象征主义的作品。这些作品虽各不相同但彼此呼应,由此集体构建成为作品《大同》。通过一系列文明宗教、神秘学符号的并置与当代新媒介技术的运用,从当代环境危机出发,艺术家对自然、人类的潜在能力与未来社会形态进行讨论,并大胆地推演了未来的文明形式:一个以精神为主导,由物种间群体意识交流构成的群体、蜂巢思维、格式塔智能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