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微雕展绝技 一毫一厘“微”视界

来源: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0-12-21 11:02       

今年71岁的王天明从事微雕创作35年,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不仅能在玉石、壶、米粒等材料上雕刻,还能在头发丝上雕刻。微雕是门感觉的学问。王天明在做微雕时凭肉眼和感觉完成,靠的就是日复一日练习获得的手感。他介绍,从事微雕首先得有一定的书法与绘画基础;其次是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再者,从事者必须具有牺牲精神,微雕是枯燥细致的活,没十年二十年根本练不出来。毫厘之间尽显大千世界,一把刻刀,雕刻人生奇观。新华社发(赵晓明摄)

非遗微雕展绝技 一毫一厘“微”视界

12月11日,“济南微雕”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天明进行微雕创作。

非遗微雕展绝技 一毫一厘“微”视界

12月16日,“济南微雕”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天明进行微雕创作

非遗微雕展绝技 一毫一厘“微”视界

12月16日,“济南微雕”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天明展示自己创作的微雕作品。

非遗微雕展绝技 一毫一厘“微”视界

12月11日,“济南微雕”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天明展示自己创作的包含300字的微雕作品《三绝酒具》。

非遗微雕展绝技 一毫一厘“微”视界

12月16日,王天明展示自己创作的微雕作品《赤壁怀古》。

非遗微雕展绝技 一毫一厘“微”视界

12月11日,“济南微雕”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天明进行微雕创作。

非遗微雕展绝技 一毫一厘“微”视界

“济南微雕”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天明的雕刻工具(12月11日摄)。

非遗微雕展绝技 一毫一厘“微”视界

王天明的微雕作品(12月11日摄)。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