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推进数字化建设着力提升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效能

来源: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0-12-14 17:10       

人民网北京12月14日(王仁宏)食品安全事关重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各地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将有哪些新挑战?餐饮行业将迎来哪些新变化?在数字化升级浪潮下,数字科技在创新行业监管、加快行业复苏方面有何助益?

近日,人民网产经频道围绕“疫情对餐饮行业影响”“餐饮数字化赋能升级”“冷链食品安全监管”等热点问题,专访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忠。

李忠表示,科技成为引领深圳餐饮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团购、外卖和电子支付为代表的餐饮O2O深刻重塑了餐饮市场。为适应餐饮行业的新变化,深圳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以科技为抓手,支撑智慧监管,着力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和检测的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集中力量打造智慧市场监管平台,推进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

“深圳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大力发挥大湾区与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市民满意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不断增强市民群众有温度、可感受、可拥抱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李忠表示。

人民网产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深圳餐饮行业发展有哪些新变化、新特点?

李忠:深圳餐饮拥抱互联网的步伐较快,以团购、外卖和电子支付为代表的餐饮O2O深刻重塑了餐饮市场,科技成为引领深圳餐饮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抽样调查,90%的消费者在用餐结账时使用移动支付,70%的餐厅使用了电子菜谱点菜系统,线上外卖实现的收入比重不断增大,部分餐饮门店还提供了智能机器人服务。

深圳餐饮业未来的发展将以“数字餐饮,智慧生活”为特征,不断探索发展第三方线上外卖、自有平台打造、完善社区商超、推动半成品速食生产等新形式,与新零售融合发展。未来将推动食品电商“常态化”发展,尤其是老字号餐饮新零售将迈入新时代。

人民网产经:近年来,一系列有关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等政策等不断出台。当前,深圳市在落实相关政策方面进展如何?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供分享?

李忠:一是建设供深食品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标准先行。经过近3年的定向攻坚,目前已研制发布供深食品团体标准312项、构建供深食品标准体系485个。并结合“圳品”标准建设经验,提交《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食品标准体系项目方案》,进一步推动“大湾区圳品”建设。

二是建设安全熟食中心惠及千万市民。深圳不断学习先进经验,以社区居民、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的员工为主要对象,规划建设安全卫生、邻近方便、价格实惠的熟食中心,目前有21家投入运营。

三是强化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抽检。目前,已经建立覆盖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快速检测和定量检测有机结合的食品安全抽检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抽检量从2014年的5.7万批次提高到2020年的14万批次。

此外,通过透明执法行动、发挥志愿者参与社会共建共治、抓好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开展重点问题专项整治、严打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等,多举措织牢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保障网”,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人民网产经:2020第二届食品安全美食节刚刚落幕。此次活动在推动食品安全科普、助力消费信心恢复、促进餐饮企业复苏等方面,有哪些亮点?

李忠:2020年第二届深圳食品安全美食节,呈现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一是政府搭台引导+企业运营,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力量。此次活动在市食药安办、市场监管局牵头下,美团、饿了么、招商银行等企业积极组织运营各类美食体验活动,为“美食之都”推进市场化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

二是线上线下联动+福利优惠,充分激发市民消费热情。“深圳食事药闻”微信公众号将打造线上主会场,并首发“深圳食品安全美食地图”,美团、饿了么和招商银行将依托各自网络平台打造线上分会场,共同发动超过5000家餐饮商户参与食品安全美食节活动。

三是食安美食地图+行业报告,充分展示城市内涵价值。发布深圳首个“食品安全美食地图”,并推出“深圳食品安全美食榜中榜”评选,确立行业发展坐标与标杆,引领餐饮行业高品质前进。

人民网产经: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进口冷链食品在流入、流通方面应该如何管理?公众在进口冷链食品安全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李忠:针对这一问题,自2020年8月18日起,深圳在全国率先设立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对从深圳各港口码头提柜离港并在深圳储存、销售、加工的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在储存、销售、加工前须进入集中监管仓进行外包装消杀和抽样核酸检测,进行产品全追溯。通过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模式,在所有进口冻品进入市场销售、储存、加工前,统一完成检测、消毒工作,有助于切断潜在疫情传播渠道。

公众在接触进口冷链食品时,应注意对外包装表面进行消毒,注意手部清洁与消毒。处理外包装时,要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做好周边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接触食品的炊具及时清洗,使用过的残渣单独包装,及时处理。

人民网产经:疫情对保障食品在流通过程的安全方面带来哪些挑战?对此,深圳在食品源头监测、流通监管和事后回溯等方面有哪些针对性举措?取得哪些成效?

李忠:加强源头管控。深圳全面贯彻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大力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完成147个市级“菜篮子”基地认定。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通过“一体两翼”(“一体”指深圳农产品集团下属的海吉星农批发市场,“两翼”指通过全市九大连锁超市及302家门店确保终端供应)保供稳价。

规范流通环节。全面升级改造全市355家农贸市场,引入智能计量监管系统,建设农贸市场规范管理体系,让农贸市场彻底告别缺斤短两和脏乱差。市、区两级财政补贴不低于80%,努力实现改造后商户100%回迁、租金0增加。目前已有237家农贸市场完成改造升级,完成率达93%。

人民网产经:当前,在各行业加速进行数字化、智慧化升级下,5G、大数据等数字科技对创新升级食品监管方面将带来哪些助益?

李忠:以科技为抓手,支撑智慧监管。深圳着力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和检测的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集中力量打造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建成了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首个智能指挥中心,形成监督、检测、执法“三网”联动。

开发“互联网+明厨亮灶”智能系统,平均9秒即可完成一张图片审核,可线上巡查餐饮单位。目前,全市11627家200平米以上餐厅和学校食堂后厨全部安装高清摄像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等级优良率维持100%,公办养老机构食堂实现100%消C。

利用信息化手段比对审核平台商户信息,通过神秘顾客方式抽检商户产品;与主流网络订餐平台签署《创新社会共治模式合作备忘录》,建立互联网+食品安全大数据风险交流平台,约谈美团外卖、饿了么两大平台,督促建立网络订餐在线投诉和售后维权机制。

推进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已有2.3万余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注册深圳市食品安全追溯信用管理系统,共采集53万余条商品数据信息,有效证照17万余张,食品追溯系统应用实现深圳4400余家商超全覆盖。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