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白皮书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9.8%,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靠数字经济推动经济增长离不开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伴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商贸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已成必然趋势。
为了解安徽商贸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情况,探寻数字经济时代下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出路,近期省统计局选取12个市共376户商贸流通业单位(其中170户已开展网络销售业务),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商贸流通业的数字化转型,为稳定消费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但当前安徽省商贸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仍面临“不想转”“不会转”“不敢转”“不能转”等瓶颈,亟需着力破解。
一、商贸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
(一)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型消费加速崛起
2020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影响,基于数字技术的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模式正在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2021年,全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571.3亿元,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17.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2%,比2019年提高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32.9%,客房收入和餐费收入分别增长26.8%和18.7%。全省通过互联网实现零售额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达1288户,比2019年增加383户,“触网”发展的限额以上批零单位数占全部限额以上批零商贸单位的10.8%,比2019年提升2.1个百分点。通过互联网实现营业额的限额以上住宿餐饮单位438户,占限额以上住宿餐饮单位的8.3%。问卷显示,有网络销售的商贸流通单位中,近三年网络销售额占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74.1%、79%、77.8%,新型消费的崛起为稳定整体消费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企业观念逐步转变,半数单位认可数字化转型方向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让数字化转型成为当前的热词,越来越多的传统商贸单位逐渐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在调研的376户单位中有42.5%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为本单位数字化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是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14.1%认为虽然当前经济形势不利于本单位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但是强化了本单位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决心;15.2%认为当前经营情况较好或数字化转型升级风险太大,暂时不会考虑转型升级;28.2%还未考虑过此类问题。调研结果表明,超过一半的商贸单位意识到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商贸流通业务,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创新经营机制,进一步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才是商贸流通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数字技术运用广泛,第三方平台成网络营销主阵地
数字技术的运用在降低成本、提升生产运营效率、对外开源拓客等方面能创造更多价值,因而在内部管理、业务、技术等方面被广泛运用。调研发现,在已开展数字化转型的170家商贸单位中,34.7%开展内部管理流程数字化转型以提效降本;31.8%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出了新产品和服务、新商业模式或提升了客户体验;7.1%引入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平台和应用来支持业务转型;17.6%制定了整体数字化转型战略;5.3%将数字技术运用于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方面;4.7%应用数字技术提升合规与风险管理;14.7%开展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并培养和保留数字人才支持业务转型。
网络营销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为很多商贸单位打开更大的市场,实现了“弯道超车”。调研结果显示,已开展网络销售的商贸单位在营销平台的选择上,大部分都选择了较为成熟的第三方平台,如淘宝、京东等,占比达82.4%,自建网络销售平台或与合作伙伴共建网络销售平台占17.6%。
(四)财务软件基本普及,支付方式多元发展
数字化转型为商贸流通单位带来敏捷高效的运作方式,在软件与服务上也做了更多的选择,财务软件被广泛运用。在调研的376户商贸单位中,97.3%采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财务软件以金蝶及用友为多;34.9%使用ERP系统进行内部管理。
随着互联网科技创新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数字支付方式也在快速发展,支付宝、微信、银联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迅猛,并被广泛应用于消费领域。调研结果显示,44.4%的单位第三方支付比重超过80%;支付宝、微信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数字化结算方式,超过90%的单位支持支付宝、微信结算。
二、商贸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有效案例
调研显示,数字化转型在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1、拓宽销售渠道。池州某超市除淘宝合作外,还开通e路发批发平台,使用微信小程序,2021年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销售额0.4亿元,同比增长14.6%。安徽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同时上线自有APP、网上店铺、微信公众号和外卖平台,实现第三方与自有平台相结合,2021年实现销售额近5000万元,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占九成。
2、提高工作效率。某电商企业通过“云造平台”将超过550种不同类型的工业设备接入云端并实施远程管理,新品可在40天内实现上市,供应链效率得到极大提升。某石油公司通过数字化技术整合数据资源,推动单位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购销存管理等日常管理活动全面在线化,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所有加油站点的销售数据能做到实时更新,可以实时生成各类财务报表,精准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
3、实现精准营销。马鞍山市某餐饮公司2021年在美团和口碑平台上线的套餐售出3024份,客户使用卡券频率较高,有效提升了酒店人气,增加了门店营业额。某烟草公司,试点“互联网+新零售”工程,助力零售商由传统门店向数字门店转型。通过在线下商户门店布放云POS店铺管理双屏机,帮助商户实现全店铺管理、全商品扫码销售和电子化收银,系统后台通过收集的店铺各类商品销售信息,自动分析各类商品销售走势,实现精准营销。
4、提高服务水平。芜湖市依托中联智慧农机开发田间智慧设备并应用“智慧芜湖大米”管家,实现流通过程可追溯。宁国市某医药零售连锁公司,通过信息化技术精准追溯每盒药品的有效期、功效、使用方法、销售去向等信息。对门店的临期药品进行有效期提醒,便于门店及时下架和退回临期药品,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和损耗。建立慢性病患者电子健康档案并跟踪监测,发送短信提醒患者下次购药时间及注意事项,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水平。
三、数字化转型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数字化转型为商贸单位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在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仍存在排斥转型、认知误区、转型处于初级阶段、数字孤岛、市场开拓难度大、资金和人才匮乏等挑战。
(一)“不想转”
多数单位对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并没有清晰的考虑,部分被调查单位管理者及员工对数字化不理解、不认同。尤其是一些传统实体销售单位,更习惯于固守传统的思维模式、管理理念,“路径依赖”比较严重,难以脱离“舒适区”。在没有网络销售业务的商贸单位中,有76.8%的单位没有数字化转型计划,其中有28.7%的单位选择的首要原因是“单位条件不成熟,没有相应的技术及管理人才”,22.8%选择的是“实施网络销售的成本太高”,21.8%选择的是“没有想过”。
(二)“不会转”
一是认知存在误区。数字化是全方面、多维度的改造和升级单位内部要素,通过数据指导业务或运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部分商贸单位对数字化转型认知模糊,把数字化转型简单看作是“互联网+销售”,认为数字化转型就是简单将销售从线下搬到线上,或认为用数据库、表单等将单位各个部门的数据存储起来,可以查询或者溯源就算数字化。
二是转型仍处在初级阶段。目前我省商贸流通单位在财务管理、购销存管理和交易结算方式上的数字化应用程度相对较高,在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服务和设备上云服务、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方面的数字化应用程度相对较低,整体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制定率也较低,总体来看我省商贸流通单位的数字化转型主要集中在单项应用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同时,不同规模单位的数字化转型进度参差不齐,大中型单位数字化转型进度相对较快,小微单位及个体数字化转型进度普遍偏低。
表1开展网络销售业务的调研单位数字化软件和服务使用情况 | |||||||
单位:% | |||||||
财务软件 | 购销存管理 | 大数据服务 | 设备上云 | 人工智能 |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 | 交易结算电子化 | |
大型 | 100.0 | 100.0 | 16.7 | 33.3 | 16.7 | 83.3 | 100.0 |
中型 | 91.7 | 55.6 | 16.7 | 8.3 | 0.0 | 13.9 | 75.0 |
小微 | 80.9 | 41.8 | 5.5 | 5.5 | 4.5 | 8.2 | 88.2 |
(三)“不敢转”
一是数据孤岛制约数字化转型。目前的数字化转型主要是工业互联网应用产业链上下游单位与供应商之间的对接合作,缺少针对商贸流通业的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机制与平台。从市场层面看,目前多数商贸流通单位使用的数字化转型软件分属于不同的品牌和公司,数据碎片化、分散化,即使是在同一个公司,部门之间也可能存在多个信息化系统,软件间的数据共享和互通也存在一定障碍,存在信息孤岛。以宣城某百货公司为例,该公司财务软件是用友NC,网销平台是微信小程序,ERP系统是商友9.0,经营数据分析是TM1系统,网络安全是360软件,数据之间无法对接,从而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数据开发和使用。更重要的是,对于许多中小单位来说,市场上的软件、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种服务提供商良莠不齐,缺乏行业标准,选择困难。
二是网络市场开拓难度大。互联网快速发展态势下,不少中小单位都在尝试发展网络销售市场。但由于资金,人才,技术,配送等因素制约,许多单位面临市场开拓难、投资回报率低、盈利前景差等诸多困境。从调研结果看,33.8%的商贸单位选择应用数字化技术扩展网络销售的困难是网络市场开拓的难度较大。
(四)“不能转”
一是数字化转型成本较高。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更多的是倾向于对内部管理要素信息化改造,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需要单位较大的成本投资。调研结果显示,在面临市场竞争及需求收缩压力下,部分单位经营理念保守,通过压缩利润空间、以薄利多销求生存。42.7%的商贸单位认为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费用过高,网络运营成本、物流成本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商贸流通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以明光市某超市为例,该单位主营蔬果生鲜,因商品物美价廉在明光市场知名度较高,2021年实现销售额859.7万元,但受前期投入和成本费用较高影响,全年营业利润仅为1.3万元。因利润过低,即使有超百万的大额订单也因配送费用问题无法承接。
二是缺乏专业性人才。数字化转型对数字化运营人才和信息维护人才的需求较高,而传统的商贸流通单位以店铺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储备相对较多,两者间存在人才供应错位。调研显示,未开展网上业务的被调查单位中,普遍由于缺乏相关人才,不懂技术。而开展线上业务的被调查单位也普遍反映目前熟悉互联网美工设计、平台操作、直播推广、管理运作、售后保障的电商人才缺口较大,特别是直播推广和管理运作方面。
四、加快商贸流通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培育数字消费等新的增长点是我省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抓手。推动商贸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完善扶持政策、搭建平台、统筹规划,还要加强人才培养、数据共享,推动业态转型升级。
(一) 延伸产业链,突出扶持和政策
由产业链着手,完善电商配套产业,引导和支持龙头电商企业发展本地直采、本地生产加工,以销促产;鼓励制造业企业产销分离,让生产企业致力于产品改进、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让销售企业致力于市场开拓、产品服务、了解不同客户的需求。出台针对实体企业开拓线上销售的扶持政策,通过资金补贴、业务培训和技术支持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拓线上销售渠道。解决企业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问题,助力企业转型过渡。
(二) 搭建平台,突出市场和沟通
政府应加大与行业领军软件及大数据企业的战略合作,架构传统商贸流通单位与这些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桥梁。
按照“政府规划,分步推进;企业主导,市场运作;资源共享,鼓励创新;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开放合作,安全高效”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展现骨干企业的数字化改革成果,引导市场主体根据自身需求,有序、自主推进数字化转型,探索合适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改造创新发展商业模式,鼓励传统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及新型数字化商业,鼓励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企业创新业务模式,促进中小企业商贸数字化转型升级。
(三) 聚力人才,突出引进和培育
以商贸流通数字化转型为导向,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特别是加大对高端数字化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充分发挥高校校友会、行业协会等桥梁纽带作用,瞄准行业顶级和一流专家,在重点领域中引进一批顶尖人才和团队,厚实人才基础。完善安徽省数字化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吸引和培育更多的人才集聚安徽、服务产业。支持院校和职业教育体系设置数字化相关专业,培养数据分析、美工、运营、推广、管理等专业性人才;鼓励商贸流通企业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办学;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加大数字化人才自身培养力度,缓解由于数字化人才不足带来的城市商贸流通业转型制约。
(四) 数据共享,突出效率和协作
建立政府与企业间公共数据的归集共享机制,畅通数据交换渠道,为政企数据融合应用奠定基础。探索建立标准统一的商业数据体系,规范数据编码,实现商业数据标准化、规范化,促进数字化技术链条的完善和商业价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