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来临时,要注重生理心理同步应对原则。不仅要从生理层面进行治疗,还要开展心理疏导和干预,将心理危机干预作为疫情防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 如果能够及时提供心理支持,让公众更合理看待疫情带给他们的影响,可以减少其内心的恐惧和压力,提升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 要注重从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开展综合风险防范,重视对每个个体的心理危机干预,这也是防范化解疫情可能带来的社会公共危机风险的重要措施
2月3日,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王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公众很需要心理方面的疏导和积极情绪应对。为了减轻公众的心理困惑和不适,国家卫健委已组织专家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据了解,《指导意见》已由国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于1月26日正式印发。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心理热线服务开通
咨询民众络绎不绝
在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的《〈指导原则〉要点解读》中指出,我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后,各地人民群众受到疫情影响,一部分人出现心理行为问题。例如,发热门诊患者和住院隔离患者感到焦虑、恐惧、孤独等,一线医务工作者压力过大、疲劳紧张甚至耗竭崩溃,普通民众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安或担心害怕等。
当前形势下,急需出台规范性文件,指导各地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适宜的心理健康宣教和危机干预服务,以帮助公众科学对待疫情,减轻疫情对大众心理的干扰及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据了解,《指导原则》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人群分为四级,要求干预重点应当从第一级人群开始,逐步扩展,分类干预。其中,将包括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疾控和管理人员等在内的第一级人群,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并逐级扩展到居家隔离者、家属、普通民众等第二、三、四级人群,分别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宣教等服务。针对不同人群提出心理危机干预要点,强调在疫情防控期间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保障患者管理和药物治疗。
据王斌介绍,为了进一步方便公众及时得到咨询服务,国家卫健委近日还要求各个省份在原来已经有的心理热线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多部门、多方面资源的心理热线服务,例如教育、民政、社会组织、社工组织的心理援助热线,加强对这些热线人员的培训和督导,积极地为公众提供规范化的心理援助服务。同时,希望高校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和辅导中心,为疫情防控下的学生提供心理危机的干预和咨询。
1月27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联合该校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正式开通了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在疫情期间为全国民众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
1月28日,教育部下发通知指出,各省级教育部门要根据本地疫情发展状况和心理咨询队伍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广北京师范大学做法,适时选择一所心理学科实力最强或心理咨询与服务开展最好的高校,并以此为基础,抽调其他高校相关力量,组建专门队伍,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心理学系(学院)和全国示范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单独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陈师韬博士告诉记者,自北师大心理咨询热线和网络服务开通以来,每天大概能接入200个电话,最高峰时可达300个,而经由问卷匹配的网络辅导服务每天能完成60人左右,最多时可达110人。
“咨询者来自全国各个地区,排名前四的城市依次是北京、湖北、河北、山东,其他地方的咨询者也有一些,甚至还有来自国外的咨询者。”陈师韬说。
心理援助人手紧张
重点在于如何持续
从目前情况来看,哪些人倾向于寻求心理支持服务呢?
陈师韬告诉记者:“就我们目前已经完成的心理支持服务而言,人数最多的并非一线医务工作人员,而是普通的民众,大概占到50%以上,其次是被隔离的人员。一线医务工作者和已经出现一些症状的患者相对少一些,大概占7%到10%左右。”
“一线医务工作者太忙了,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休息,虽然他们精神压力比较大,但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心理疏导。我们接到的一些来自医务人员的电话,都是在他们上班间隙非常短的时间内进行的。来咨询的普通民众一般都是对疫情感到比较恐慌、焦虑,有些人很担心自己患上肺炎,还能说出一些具体的症状。”陈师韬说。
据了解,上述心理支持时限为热线电话每次30分钟左右,网络辅导服务每次30到60分钟,原则上每人不超过三次。
陈师韬认为,一般来说,30分钟足以解决来话者的问题,但也存在某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说,对方情绪特别激动,那就可能需要稍微延长一点时间对其进行情绪疏导和“包扎”。还有的时候,对方可能会接连打来两次电话,但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我们每次在热线电话和网络辅导完成之后,都会为当前时间段工作的咨询师们提供及时的督导,用以了解其整体状况。一般来说,无论是电话热线辅导还是网络心理辅导,在结束后对方情绪都会得到一定好转,来话者也会口头上对咨询师表达感谢。我认为这样的紧急心理援助对人们是有一定帮助的。”陈师韬说。
据介绍,自北京师范大学疫时心理危机干预项目开展以来,随着咨询人数逐渐增加,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这是全新建立的一个项目,所以可能多少会存在一些问题。咨询师都是以志愿者形式参与进来的,在春节假期期间,大家的热情都非常高,但是随着疫情还在持续,有一些志愿者已经陆续开始上班了,人手就会相对减少。对于志愿者来说,每一次提供心理辅导服务时,他们都会付出很大心力去与对方沟通,他们也会因为情感的卷入有一定的无力感和疲惫感,如何能让这样的心理辅导服务长时间延续下去,这是今后需要进行着重考虑的问题。”陈师韬说。
陈师韬还告诉记者:“有些来话者自身的确也存在一些现实困难,让接线员感到很无力。比如说有些来话者本身就患有精神疾病,再加上缺乏口罩,又不敢去医院看病。对于这种情况,其实需要当地社区有关人员比如社工,帮助这些患者去医院取药看病。但是目前社工比较少,也没有其他方式弥补,对此我们也感到有一定的局限性。”
另据了解,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的热线电话和网络辅导,其定位是紧急心理援助项目,而并非长期心理咨询服务。
“长期心理咨询能够和来访者探讨更多更深刻的议题,但是紧急心理援助的定位并没有包含这些内容,所以虽然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有一些效果,但这种效果可能是暂时、局部的,对于有些来话者而言,后续还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心理干预过程,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现在正积极策划。”陈师韬说。
心理援助专业性强
深入基层形成合力
《指导原则》明确提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统一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组织和经费保障。由全国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相关协会、学会发动具有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专家,组建心理救援专家组提供技术指导,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一协调下,有序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认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卫健委及时发布《指导原则》,各大高校积极提供心理援助,是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表明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更加科学高效,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疫情来临时,要注重生理心理同步应对原则。不仅要从生理层面进行治疗,还要开展心理疏导和干预,将心理危机干预作为疫情防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唐钧说。
唐钧认为,疫情期间,要注重从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开展综合风险防范,重视对每个个体的心理危机干预,这也是防范化解疫情可能带来的社会公共危机风险的重要措施。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管理的角度来看,如果个体心理危机不断积累加剧,一方面可能影响周边密切接触人员的情绪,另一方面还可能通过新媒体传播出去集聚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引发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因此,把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体系是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有效措施。
陈师韬同样认为,心理危机干预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疫情出现后,可以看到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恐慌情绪,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可能还会引起某些公共危机。如果能够及时提供心理支持,让公众更合理看待疫情带给他们的影响,可以减少其内心的恐惧和压力,提升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我们在提供热线或者网络心理辅导时,还会科普很多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发放一些和疫情相关的科普手册,这些都能提高普通民众的科学素养和心理素养,从总体上来说,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陈师韬说。
对于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如何更好开展心理干预,唐钧认为,首先要突出专业性,由熟悉我国群众心理特征并且具有专业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人员全方位参与,提供专业到位的心理干预。其次要突出实用性,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心理危机干预要简明扼要,实用性强。再次要融入基层治理。心理干预在突出专业性的前提下,还要借助新媒体等科技手段,融入基层治理之中,通过医院、学校、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合力,真正做到疏导个体心病、防范社会问题。(杜晓 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