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知识产权法庭庭长罗东川等应邀介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有关情况。据介绍,过去的一年,各级人民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81793件,全国审结475853件,同比上升44.16%和48.87%,审判质效进一步提升,为健康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服务和保障。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还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要求平等保护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和不同国别当事人之间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另外,精准保护也是重点之一,要求根据知识产权的不同类型和领域分类施策,使保护方式、手段、标准与知识产权特质、需求相适应。
今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健康中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包括医疗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江必新介绍,人民法院通过技术类案件的审理,激励医疗领域自主创新。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为例,该院近5年审结的化学药品专利案件中,涉心脑血管疾病专利案件占20.4%;在该院受理的化学药品专利案件中七成涉外。此外,人民法院还严厉打击涉医药卫生恶意抢注商标、假冒商标、虚假宣传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强医药领域司法政策研究,为加强和完善药品创新保护、实现全民健康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去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知识产权法庭的改革颇受关注。罗东川表示,知识产权法庭实施“统一裁判标准系统工程”,通过法官会议、类案强制检索、裁判规则库等工作机制来促进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裁判尺度统一。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22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