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禁塑”倒计时,海南准备好了吗?

来源: 作者:陈凯姿 发布时间:2020-06-06 15:05       

新华社海口6月5日电(记者陈凯姿)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距离全面“禁塑”不足6个月,处在自贸港建设新起点上的海南准备好了吗?

大大小小的车间里,生产线工人和机器配合“默契”:将各种无毒无害的原材料按相应比例混合,吸入吹膜机组,制作出袋子的雏形。随后用环保水性油墨进行印刷、压制成型,一箱箱全生物降解塑料袋就诞生了。这是记者走访海南几家环保塑料企业时看到的场景。

这些被标注“环保”字样的一次性塑料产品,原料多为生物降解树脂和淀粉,它们成为垃圾后,不再需要像传统塑料一样历经数百年的时间降解,只要条件合适,最快在3个月内就能完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十分友好”。

今年初,海南相继发布“全面禁塑”规定和第一批禁塑名录,明确到12月1日起首先禁止生产、销售及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和塑料餐具。省内20多家塑料用品加工企业纷纷转型升级,开足马力进行原材料和产品科研攻关,准备向“白色污染”宣战。

“转型确实有些艰难,但生态是海南的名片,环保是大势所趋,企业要主动迎接挑战。”海南创佳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连开说,“最难的是寻找原材料和研发新产品。”

传统塑料材料约7000元一吨,现在世界主流全降解材料“PLA”的技术和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进口需4万元一吨。这样一来,一个一次性塑料餐盒就要售价3元;竹纤维、纸浆、淀粉等材料更是“又贵又难做成品”。蔡连开说,现在业内找到了一种名为“PBAT”的可降解材料,容易获得,价格也相对较低。他“下血本”投入5300万元引进设备和技术,改造的厂房可容纳86台机器同时运转,“接下来整个行业还需要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和消费市场,争取将价格降到和传统塑料相当的水平”。

海南省塑料行业协会秘书长周鸿勋认为,转型发展是挑战,但也是“大浪淘沙的好时机”。

而对于已经专注研发环保生物降解塑料6年的海南赛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伟来说,“禁塑”带给他的是一次“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增投设备、扩大产能,研发实验室也变得更加忙碌。刘伟说,公司有许多新材料还在研发,不能局限于当下,还要为未来5至10年不断地做足准备。

记者了解到,海南已计划今年8月至11月在省机关单位、学校、医院、大型商场超市、景区等率先开展禁塑工作。环保购物袋、垃圾袋、一次性餐具等产品,都已陆续生产、推广并投送。

据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孔令辉介绍,海南现有17个市县建立了禁塑工作机制,还建立了“禁塑”工作管理平台,可实现全流程追溯。

在海口等市县,“禁塑”受到许多企业、超市和餐饮店的欢迎和支持,有些市民开始“尝鲜”网购环保塑料购物袋等产品试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海南航空的航班还为乘客免费赠送可降解塑料袋等产品。

市民刘莹莹告诉记者,她现在已经开始引导自己2岁的孩子用降解环保袋装垃圾、倒垃圾,并告知“它是安全健康还有生命的”,借机培养小孩的环保意识和习惯。“‘禁塑’不仅仅只是替换一次性用品,更重要的是推广环保理念和健康的生活。”她说,“大家都应该知道,环保并不是冷冰冰的,而是让人感到安心和幸福的。”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