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时间6月24日上午10点,一架架战机飞越红场上空,轰隆隆的引擎声划破莫斯科的宁静。
75年前,苏联迎来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75年后,这片被誉为俄罗斯心脏的土地上,又一次见证俄罗斯人民欢呼胜利、珍爱和平的盛大仪式。
每年的红场阅兵一直是俄罗斯最受全球关注的活动之一,也是其展示国家实力、大国雄心的重要方式。今年,即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俄方依然顶住压力,坚持举行胜利日阅兵仪式。这场阅兵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意义?一场特殊时期的红场阅兵,俄罗斯想给世界传递哪些重要信号?
6月24日,主战坦克方队参加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当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隆重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 新华社记者 白雪骐 摄
振奋民族精神 凝聚爱国力量
无论在苏联时代,还是在如今的俄罗斯,胜利日阅兵都承载着光荣与梦想。苏联军民在战胜法西斯过程中表现出的爱国热情、坚韧意志和英勇牺牲精神,已成为俄罗斯人民心中永远的精神丰碑。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期,这场一度被推迟的盛大阅兵备受瞩目,更显意义非凡。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所俄罗斯外交政策研究室主任万成才认为,特殊时期的红场阅兵无疑是俄罗斯振奋民族精神、凝聚爱国力量的有效手段。
6月24日,士兵列队参加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当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隆重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 新华社记者 白雪骐 摄
据俄罗斯新冠病毒防疫官网2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俄罗斯已成为全球第三个累计确诊人数超过60万的国家。如今,国内疫情严峻,国际油价下跌,这都给俄罗斯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万成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红场阅兵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够凝聚起俄罗斯人民的爱国主义意志和精神,团结带领俄罗斯人民战胜疫情,战胜经济停摆带来的困难。
反击西方言论 彰显大国雄风
近年来,西方社会弥漫着一种观点,部分西方国家希望将俄罗斯从二战胜利者的行列中排除出去。在国际社会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俄罗斯总统普京决定继续举行胜利日阅兵,其政治意味更加明显。
俄罗斯通过特殊时期的红场阅兵重申二战胜利遗产,表明自身的二战胜利国地位不会变,以此彰显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也让俄民众再次感受到俄罗斯的大国自豪感。
6月24日,女兵列队参加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当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隆重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 新华社记者 白雪骐 摄
就在此次阅兵活动举行的前夕,普京就给“民众上了一堂很好的历史课”。
19日,普京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对二战历史进行全面反思,强调苏联红军在二战中的作用,反击了西方国家企图篡改二战历史的行为。“不管现在有什么人企图证明什么,苏联和红军都对纳粹战败作出了主要和至关重要的贡献”,并指出“历史修正主义很危险”。
同时,通过对二战胜利成果的坚定维护,也再次彰显了俄罗斯的大国雄风。
“大国梦”是根植于俄罗斯国家发展和民族精神中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对大国崛起的无限渴望,深刻影响并塑造着俄罗斯。
自上台就许诺“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的“硬汉”普京,秉持传统树立大国地位,也一直以“强势”姿态引领俄罗斯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发挥俄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正如万成才所言,通过特殊时期的一场阅兵,普京强有力地反击了西方国家歪曲二战历史、抹杀苏联卫国战争贡献、篡夺胜利成果的企图,维护伟大卫国战争的神圣性,再次彰显了俄罗斯的大国风采。
不惧任何威胁 展示强大军力
红场阅兵,也是俄罗斯展示军事力量,不失时机地秀“肌肉”,以此威慑对手的绝佳窗口。
阅兵中亮相的武器装备,往往是一国国防与军队建设最新成就的集中体现。每年红场阅兵,装备方队由哪些武器组成都备受外界关注。
今年阅兵展示的234件武器装备中,除卫国战争时代装备外,还有不少新型装备。阅兵式中,空中和地面各型装备出动,坦克、装甲车、飞机构成的“钢铁洪流”,场面非常震撼。
【视频】“白天鹅”飞越莫斯科!
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面临着很大的地缘政治困局。一直以来,西方对俄罗斯的打压就没停止过,舆论唱衰、经济制裁、政治孤立、军事打压。尤其在疫情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加大在俄罗斯边境的海陆空多兵种演习,不久前美国还宣布将退出《开放天空条约》,并扬言要恢复核试验。
在国防科技大学马建光教授看来,这一系列的“组合拳”都对俄罗斯形成了战略威胁。而俄罗斯捍卫国家安全利益的意志和决心是坚定的,想借阅兵机会向西方展示其强硬的军事实力。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纪念二战胜利,也是纪念先人们在战争浩劫中展现出来的团结、勇气和力量。正如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兼职教授王群所言,通过这场特殊时刻的红场阅兵,俄罗斯释放出一种不畏惧任何威胁和压力的信号,即俄罗斯有信心也有能力,去应对一切来犯之敌。
6月24日,T-34坦克方队参加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当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隆重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 新华社记者 白雪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