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龙沐湾项目部的环保志愿者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沐湾清理沙滩垃圾。
本报记者 史家民摄
海洋覆盖了地球三分之二的面积,是许多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海洋污染也日益严重,每年数以百万吨的垃圾流入海洋,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负责人坦言:“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上,即80%污染物来自陆上。”
中国作为海洋大国,高度重视其垃圾治理和防治工作,近年来不断加大对海洋垃圾的研究和治理力度,从各方面开展海洋垃圾污染防治工作。
法律法规是海洋垃圾治理的基本条件之一,中国已陆续出台和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倾废管理条例》《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20余部配套法规。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底,中国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在相关法律“落地”的同时,各地积极治理,已初见成效。厦门是中国著名的海上花园城市,但海洋垃圾污染问题一度也很严重,为此,在贯彻“陆海统筹”理念前提下,当地探索出了海洋垃圾治理的“厦门方案”。早在20多年前,厦门就建立了海上环卫站,打捞海漂垃圾以确保厦门海域的景观及通航安全等。2017年7月,由厦门大学研发的“海漂垃圾预测系统”开始运行,对九龙江入海垃圾的漂移时间、漂移路径、漂移位置、分布区域进行预测,同时厦门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海洋垃圾防治领导小组,建立了多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多管齐下,如今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厦门模式”,大大改善了其海洋环境。
除厦门外,其他城市也在行动。按照海南省政府出台的《海南省建立海上环卫制度工作方案(试行)》,2020年海南省以海口、三亚、洋浦经济开发区作为试点,全面启动海上环卫工作,岸滩和近海海洋垃圾治理实现全覆盖。据统计,2020年前两个月,仅洋浦辖区船舶垃圾接收单位共接收油污水81吨,垃圾12.719吨;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围绕海滩垃圾专项整治,自3月13日开展海滩垃圾专项整治以来,各地已累计清理海滩垃圾310余吨。
中国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在海洋垃圾治理方面的合作。在去年9月的“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上,世界自然基金会与环保部东盟中心共同主办“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与海洋塑料垃圾治理”分论坛,强调海洋塑料垃圾的治理离不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去年11月,中日两国科研人员在大连近岸黄海海域开展了海洋垃圾联合调查,旨在加强两国在海洋垃圾监测方面的合作。调查内容包括海面漂浮垃圾和海水表层及沉积物微塑料采集等。其间,双方人员就现场采样技术方法及相关细节、海洋垃圾监测领域最新进展、海洋微塑料实验室分析方法等进行了交流探讨,一致认同建立统一监测方法的重要性。
解决海洋垃圾治理问题,只靠国家和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全民行动才能共建美好的海洋环境。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志愿活动、生活净塑等方式,亲自参与到“海洋垃圾治理”过程中,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种子”也已在全民心中慢慢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