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北京疫情形势持续向好,中风险地区数量继续下降,广大市民群众仍须注意别扎堆聊天,少串门,如果有事必须接触,请一定戴好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一旦身体不适,要主动就医,并采取有效防护和隔离措施。疫情防控仍在路上,被污染的公共环境有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疫情期间要注意公共环境清洁消毒,并加大消毒频次。
7月12日,北京市召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9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在发布会上介绍,疫情期间应注意防范接触性传播,购买食品一定要选择正规市场和超市,选购蔬菜、水果、肉类等生鲜食品时,应佩戴一次性手套或使用一次性购物袋套在手上进行挑选,不要直接用手碰触食物。采购完成后,回家必须先洗手,避免双手污染家庭环境。
当前北京疫情形势持续向好,态势继续保持可防可控可预期。北京已连续14天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数保持在个位数或者是0,连续6天无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在治愈出院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第二批5000多名隔离期满核酸检测合格人员于7月11日开始转运安置,按照隔离期预计其中绝大部分将在三四天内解除隔离完成转运安置。
目前,全球疫情蔓延势头还在加剧恶化,首都疫情防控任务依然繁重。据报道,近期海关总署通报了进口冷冻南美白虾集装箱内壁、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事实上,近期海外肉类食品加工企业员工确诊病例持续增加,德国最大肉类加工企业已有上千名员工确诊,英国一家禽肉生产企业因暴发新冠病毒停产并关闭,还有数个国家的海产品行业和肉类加工厂也曝出多起集体感染事件。
海外相关案例应引起广大市民的特别关注。海鲜、肉食品加工场所频发聚集性疫情,这与相关企业的冷链运输环境应该有密切关系——权威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喜冷厌热,在-60℃的环境中保存时间能达数年。尽管目前还没有发现通过海鲜产品等食物感染的证据,但为了降低可能存在的风险,市民群众在购买食物时应尽量不要直接碰触生鱼生肉,一定要避免采购来源不明的食物和原材料,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近日,北京疾控部门披露的两起对比鲜明的个案,更凸显了做好个人防护对疫情防控的极端重要性。此次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发生后,首例确诊患者唐先生被称为“关键先生”,正是唐先生及时按规定就诊和详细忆述,帮助相关部门迅速锁定新发地市场。唐先生的及时确诊为北京控制疫情赢得了时间,中国疾控中心有关流行病学专家此前还对这位“关键先生”表示了特别感谢。
不仅在协助流行病学调查方面表现有功,唐先生的个人防护意识同样值得点赞。他接触过的同事、朋友、家人无一感染,最关键就在于他出门戴口罩、回家就洗手,到位的防护措施保护了他身边的所有人。与唐先生亲友零感染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一起“不戴口罩串门13人确诊”案例:首发病例是一名个体经营人员,每天到新发地市场进货,确诊前有同楼邻居串门,且均未佩戴口罩。这起因确诊病例污染居住场所公共环境和相互串门接触引发的聚集性疫情,共导致13人确诊,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疫情期间,对做好个人防护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尽管当前北京疫情形势持续向好,中风险地区数量继续下降,广大市民群众仍须注意别扎堆聊天,少串门,如果有事必须接触,请一定戴好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一旦身体不适,要主动就医,并采取有效防护和隔离措施,避免将疾病传给他人。疫情防控仍在路上,被污染的公共环境有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疫情期间要注意公共环境清洁消毒,并加大消毒频次。
疫情防控是一场长跑比赛,疫情全球蔓延趋势没有结束,我们就不能停歇脚步,不能放松对得之不易防控成果的捍卫,不能放松对自己和家人宝贵健康和生命的守护。(评论员 樊大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