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西宁绿色发展的助推器

来源: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0-08-17 12:06       

8月13日,走进西宁市城西区绿色产业孵化服务中心,楼宇内没有喧嚣的话语,有的只是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每间办公室内,敲击键盘声此起彼伏,大家讨论着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前途愿景。窗外,燥热烦闷;窗内,热火朝天。

青海云博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的其中一间办公室内,项目经理周继辉和同伴正在根据平台用户反馈来的信息,对平台数据做进一步的优化。另一边的大屏上,智慧市场监管平台上不断跃动着各种数字,各种颜色组成圆形或柱状图形标识着不同的数据种类。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事情都需要线上办理,像这种政务类大数据平台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周继辉说,智慧市场监管平台能够在线办理企业的电子证照,极大地提高了办理效率,也减轻了企业开办者来回奔波的辛苦。

食品安全一直都是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但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毕竟人力有限,面对庞大的市场主体,有时监管部门很难做到时时监管,面面俱到。

“但只要利用我们这个监管平台,就能基本实现时时监管。”周继辉说,智慧监管平台所连接的摄像头会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餐饮企业、大中专院校食堂的后厨,只要拍摄到违法违规行为,摄像头就会自动抓拍,保留证据,留待执法人员作为处罚的依据和凭证。

而这个智慧市场监管平台的作用远不止这些。智慧监管平台配套建设有一个手机App。据周继辉说,执法人员在执法的时候,只要用手机点击几下,手机就会自动生成规范的监管文书,免去执法人员现场填写的时间,并且可以在线签名和输入指纹,大大提升了执法效率。“如果需要纸质文档留存,连接配套的便携式打印机就可以随时打印。”

除此之外,餐饮企业的进货明细、货物出入库等,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轻松实现实时检查、追根溯源。

如今,这一套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已经涵盖了省级、西宁市级和西宁四区三级平台,接下来还将继续向湟中区与大通、湟源两县延伸。

类似青海云博这样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及大数据企业在城西区绿色产业孵化服务中心还有20家,他们依托大数据技术,让数字经济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你看,这个就是前些天我们从青海大学其中一个老化的变电设施上拆下来的部件。”同样在城西区绿色产业孵化服务中心内,青海泰喆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解彦放下手中的部件,走进了数据监控室。

大屏上,深浅不一的蓝色构筑起数据平台的主色调,期间穿插着黄色和红色的柱状线条。“这个就是我们建立的青海省安全用电运维、监管系统。”解彦说,平台主要用于防范用电危险,遏止用电隐患,按照行业进行划分,目前主要接入的是学校、危化企业这两类用电用户。

解彦说:“这个平台自去年6月上线以来,目前已经有44家用户接入了我们的这个平台,已经遏止了至少6起用电隐患。”以前需要靠人力检查用电隐患,如今靠摄像头和大数据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为支持我们这些企业发展,园区没少给我们提供帮扶。”解彦说,园区不仅减免入驻企业头一年的房租,还会在社保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同时,园区还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企业吸引人才,发展壮大。

“目前园区已经逐步构建起以省市创业政策为主,以孵化服务中心各项奖补政策为辅的政策扶持体系,组建由市、区政府联合出资500万元的城西区小微企业扶持资金平台,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资金紧缺问题,确保创业政策的‘含金量’得到有效释放,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成长。”城西区绿色产业孵化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绿色是西宁发展的底色。如今,“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消费业态及运用得到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在西宁市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西区绿色产业孵化服务中心就以“依托绿色产业,服务绿色产业,提升绿色产业”为理念,主动适应市场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需求,从构建绿色发展产业链的需求出发,着力吸纳科技型、创新型、环保型等绿色产业入孵创业,尽力实现一个企业辐射带动一个行业发展,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循环式发展,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记者 郑思哲)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