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南阳市宛城区金华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做细做实“四集中”兜底保障,紧盯全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无自理能力、半自理能力和高龄独居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等特殊贫困群体,通过采取村级幸福大院集中托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社会福利机集中托养、医养结合集中康复的模式,保证全镇“不漏一人、不落一人”实现“应兜尽兜、精准保障”的目标。
吃透弄懂政策,精准选定对象。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召开党政班子会和村级脱贫责任组、帮扶责任人会议,认真学通弄透“四集中”兜底保障政策,逐一入户访谈核实,准确掌握“三类人员”的六种情形。采取镇党政主要领导听汇报、村脱贫责任组细致研究、群众代表集中评议、公示公告等方式,按照程序逐一筛选,初步选定符合条件的“四集中”对象105人。其中特困供养27人,重度残疾32人,重症慢性病7人,失能半失能7人,孤儿1人,孤寡老人31人。针对符合条件的群众,先由工作人员入户宣传“四集中”兜底保障政策,并征求群众主观意愿,随后再按认定筛选程序开展下一步工作。止目前,金华镇符合条件的贫困对象已完全认定,其中村级幸福大院51人,乡镇敬老院20人,社会福利机构3人,医疗机构医养结合13人,精神病院医养结合18人。
科学规划选址,高标建设场地。镇党政班子通过论证选址、项目评审、科学规划,选定金华镇敬老院、东谢营村幸福大院、赵堂村幸福大院和镇卫生院医养康复中心4个集中兜底机构,并高标准、高质量进行新建或改造提升。东谢营村幸福大院,郁郁葱葱的花草环绕着健身广场,还配以休息长凳、休闲廊庭,呈现出一幅小桥流水、绿意环绕的诗情画卷。房间宽敞明亮,崭新的特困人员专用床、空调、电视等一一俱全。全方位对镇敬老院进行改造提升,共提升改造宿舍36间、床位72张,在原有入住的基础上,可再入住53人,房间内柜子、桌子及日常生活用品配备齐全,院内宿舍、厨房、餐厅干净整洁,洗浴室、医疗卫生室、康复室、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室、户外健身广场等生活和文化休闲设施焕然一新。引导金华镇卫生院对其骨科分院进行改造提升,建成镇级医养结合中心1个,病房22间,可同时使40人以上的贫困群众入住,为金华镇及周边乡镇的重度残疾人、病情稳定的重病患者集中康复提供了坚实保障,补齐了脱贫攻坚健康扶贫方面的短板。
健全管理机制,精心提供服务。镇党委政府通盘考虑,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措施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在村级幸福大院和镇敬老院管理机构的基础上,选派镇包村干部、镇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镇敬老院工作人员、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和部分院民成立院务监督委员会,进一步健全了村级幸福大院和镇敬老院的日常事务监督和管理机制。每周星期一由院长组织护工们召开例会,收集反馈入住老人的生活情况,并对一周内的重点工作进行详细安排。每周三引导入住老人集中收看新闻,了解党的扶贫政策和实事动态。每周六护工对院内环境卫生进行大扫除,逐一打扫厨房、餐厅、休息室、卧室等场所,保证每个房间都整洁干净无异味。每周日对入住老人的衣物和被褥床单进行分类清洗,保证老人穿得干净、睡得舒适。坚持制度上墙、责任到人,院务监督委员会采取定期暗访、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保障管理机制长效运行和优质服务长期受到监督。
实行动态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为充分发挥“四集中”兜底保障政策的优越性和灵活性,做到“有进有出、随时调整”的动态化管理,避免兜底资源浪费和不合理使用。镇兜底保障办公室建立了完整的贫困对象信息数据库,要求村脱贫责任组、帮扶人、扶贫专干每月28日扶贫日结束后按时更新一次,有特殊情况随时上报更新。将重残、重病等贫困对象的实时情况,及时与村级幸福大院、镇敬老院和镇医养康复中心信息共享,实现无缝对接,做好贫困精准识别、及时入住和退出的相互交接工作。若经细致排查,有新识别的贫困对象符合入住条件,则按照程序尽快尽早吸纳入住;若经一定时间的疗养,鉴定入住对象健康状况已符合出院标准,经过程序报镇党委政府审批,征得入住对象同意后,签订退出协议,合理有序退出。(通讯员 向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