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上的甜蜜事业

来源: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0-12-05 14:07       

  照片为西藏贡嘎风景。
  徐驭尧摄

  浏阳河两岸的晚稻田,翻卷着层层绿浪。波浪般起伏的青山环绕着古老的山城,一丛丛花,一片片绿,簇拥着街道两边的高楼和商铺,呈现出一片鲜活的图景和蓬勃生机。

  在浏阳市畜禽防疫局,我见到了伍国强。两个月前,他从西藏回到家乡浏阳,因刚做完手术。看上去人显得消瘦憔悴。

  伍国强几次援藏,通过推广养蜂技术,为雪域高原播下脱贫致富的种子,如今种子已开花结果。我为他带领百姓养蜂致富的故事而感动。如今得知他因病住院,我立刻决定,要来这里看望他。

  伍国强显得有点虚弱,但目光依旧有神。他说:“我做手术时,正是西藏各类植物的开花期,是蜜蜂采蜜的最好季节。我虽然躺在病床上,但心还在高原,好像自己仍奔跑在那片土地上。”

  这句话让我震撼。究竟是怎样的感情,让他即使患病手术也依旧割舍不下那片高原热土?我决定去一趟西藏,去看看他曾经奋斗与奉献过的地方。

  车子沿着宽广的柏油公路飞速行驶,路两边整齐排列的杨树撑开葱郁的树盖,构成了一条绿色的走廊,空气也格外湿润清爽。透过杨树的间隙,我看见一栋栋新修的民居,在连绵伸展的山脚下,别致而醒目。

  很快,我们的车子进入了杰德秀村。这是西藏高原上一个古老的村子,现在变得面貌一新。村口建立了公共汽车站,新盖的商铺和新修的石垒楼房,整齐地排列在街道的两边,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三十九岁的扎西达吉从汽车站前朝我们跑来。身材坚实、皮肤黝黑的他是贡嘎县杰德秀村的养蜂大户,也是县里的养蜂名人,养蜂已达到六十箱。

  扎西达吉憨笑着,一双眼睛闪着兴奋的光芒:“我先带你们去看我的养蜂场吧!”说完,便大步走在前面。我跟随扎西达吉,穿过了一片长长的柳树林,又踏上了一片铺满离离青草、摇曳着淡白色花朵的湿地。这时,扎西达吉停下脚步,指着前面空旷地带上排列得整整齐齐、呈方格状的一叠叠蜂箱,对我说:“这就是我的养蜂场。”

  在高原上行走,呼吸也变得更急促。我缓缓地、有些艰难地走进这个海拔三千八百多米的天然养蜂场。一堵褐色土墙悄然耸立在堆垒着的蜂箱背后。养蜂场四周一排排茁壮的柳树,意气风发地站立在生长着青草的潮湿泥土上,像是这片希望的土地上赤诚的守护者。

  扎西达吉揭开蜂箱盖,一群群蜜蜂立刻从蜂箱里飞出。金子般的阳光在头顶跳跃,在光芒的温暖里,蜜蜂活跃起来,直朝我们飞来。我们下意识地忙着躲闪。扎西达吉却冷静沉着,笑着对我们说:“不用慌,只要不伤害它们,这些蜜蜂一般不叮人。”

  扎西达吉给我们讲述他学养蜂的经历:“刚开始接触蜜蜂,我也很害怕蜂叮。是援藏干部、养蜂技师伍国强告诉我,怎样防止叮咬。现在我一点也不害怕了,蜜蜂好像也都认识我。”

  扎西达吉捂上蜂箱盖子,对我说:“我的养蜂技术就是伍老师教的,我这些蜂箱也是他从老家浏阳买来、专门送到我家的。他到我家,指导我学养蜂,不下几十次。不管是天晴、落雨,还是刮风沙、下大雪,他总会来我这里。我们一家人都尊敬他、爱他,我真的好想他。”

  听着扎西达吉朴实而深情的话语,我格外感动,在心中为伍国强默默祝福。

  从养蜂场归来,扎西达吉又带我去参观他在镇上的蜂具仓库。仓库里堆放着上百个写有“养蜂人家”字样的蜂箱。扎西达吉告诉我,高原到了冬天积雪很厚,蜂箱容易冻坏,隔一两年就要换一次,这批蜂箱还是长沙援藏队送给他的。他又指着墙角装有蜂蜜的塑料大桶说:“我的父亲除了养牛,还在镇上租了门面,帮我销售蜂蜜。”

  穿过一条狭窄巷子,在一片民居群中,我走进了扎西达吉的家。屋子里到处堆满了养蜂的各种工具。看得出来,这个家庭充满着劳动的热烈气氛。扎西达吉把我扶上楼梯,和我一起爬到屋顶上,带我去看他立在屋顶的蜂箱。站在屋顶上凝望,身边蜜蜂飞舞,四周楼房林立,天空澄澈如洗,我看到了养蜂人家的甜蜜生活图景。

  扎西达吉的妻子扎西拉姆,微笑着给我送上酥油茶。我喝在口里,甜在心里。扎西拉姆自豪地对我说,自从政府部门支持她家养蜂,加上父亲养牛,家里每年收入达到二十多万元。她们的两个女儿正在上初中,家里也准备盖新房。

  在高原养蜂,不是件容易事。需要有经验,更需要找到适合养蜂的环境条件。援藏的日子里,伍国强常常不到凌晨5点就起床,简单洗漱后,就开始阅读自己订阅的养蜂杂志和书籍。他根据自己在贡嘎县的实地考察,与积累收集的家乡浏阳市养蜂致富的典型案例,决心在贡嘎县推广养蜂技术,帮助这里的群众开辟养蜂致富之路。他带领同事跋山涉水,登高峰、进险谷、涉沙滩、入草地,走访当地百姓,细致入微地观察贡嘎这片山水坡地各种植物开花的季节和特点,并作下详细的记录。他发现西藏的植物十分丰富,而且不少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这都是当地发展养蜂的有利因素。熬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后,他写出了《关于贡嘎县推广蜜蜂养殖的建议书》,详尽分析了在贡嘎县发展养蜂业的地理、自然、区位优势,国家生态保护和科学开发的战略导向、政策优势,以及乡村振兴、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光明前景。根据贡嘎的县情,他在贡嘎县主推中华蜜蜂规模化养殖技术,实现“一村一品”,潜力大、市场广。

  伍国强的想法很快得到了贡嘎县委、县政府和援藏工作队的高度重视,县里很快推出了发展养蜂产业的“三年行动计划”。这极大地坚定了伍国强的信心。他振奋精神,将精力都倾注到传授养蜂技术上。县里举办了有一百多人参加的首届养蜂技术培训班,伍国强亲自登台讲课,将引蜂、立箱、防蜂叮、防疫、割糖等程序进行现场操作示范,使大家个个眼界大开、跃跃欲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贡嘎县很快在吉雄镇建立起“红星养蜂示范基地”。伍国强到浏阳买回两百个蜂箱,并将二十个蜂箱送到扎西达吉家,帮助他成为贡嘎养蜂带头人。伍国强带领养蜂的群众到扎西达吉养蜂场,观看摇蜜时,大家都兴趣满满。这情景让伍国强兴奋不已。他的梦想终于在雪域高原绽放出鲜艳而甜蜜的花。

  不到一年的时间,贡嘎县的蜂农由零增加到五十户,养蜂由两百箱增长到一千五百箱。随着养蜂户的不断增加,蜂蜜收购的问题摆在贡嘎县委、县政府和援藏工作队的面前。销售渠道不够畅通,蜂蜜卖不出去,怎么办?伍国强通过自己微信朋友圈反复向朋友介绍贡嘎出产蜂蜜的优质特点,并展示质量检测报告。就这样日积月累,终于吸引了不少蜂蜜收购客户。一家制药公司派人到贡嘎考察后,果断拍板投资。贡嘎县委、县政府以廉租方式提供了已建好的厂房,该公司投资一千余万元,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建立起一条现代化的蜂蜜自动生产线。

  秋风渐凉,月上树梢,夜色更浓,星光闪烁。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时刻,我站在贡嘎三千七百米的高原,仿佛望见伍国强正在浏阳河畔校阅他历时三年撰写的西藏蜜蜂养殖技术书籍。此刻我的心,和着感动的泪涌而跳动!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05日 08 版)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