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市政协在“疫”战中挑重前行 战“疫”不误生产
(记者鲍蔓华通讯员毛盛杰)瞄准卡点“重点办”、服务企业“上门办”、完善机制“加急办”、循着标杆“赶超干”……截至2月19日,宁波市30164家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全产业链协同复工率占80%以上。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下,宁波制造业企业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逐步恢复往日生机。宁波企业复工复产的高分答卷,背后也有市政协在疫情防控面前坚持“双向发力”、提交高质量履职作业的一份助力。
据统计,在30天时间内,市政协收到疫情类社情民意信息320多篇,整理报送全国政协18篇,市委、市政府32篇,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8次。高频高质的建言持续推动着宁波战“疫”生产两不误。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宁波市政协运用社情民意履职积极融入此次抗击疫情行动。时值春节,大量人员返甬、出行,市政协主要领导敏锐地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第一时间提出政协要“密切关注,主动发声”,组织人员收集整理社情民意,向市委发出了“关于提前做好严防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我市”的预警,立即就得到了市委决策层的回应,全市很快进入抗疫临战状态。
2月7日前后,宁波疫情进入高发期,轨道交通及相关公交线路全面停运,站在诊治的“第一道防线”的医务人员的出行成了问题。很快,一份《关于临时调配公务社会车辆服务于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建议》报送到了市领导的案头。在市交通部门多措推进并积极保障下,100辆左右的爱心服务车队,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一对一上门接送应急出行服务,保障医务人员紧急救治等任务出行。
疫情期间,出行困难还带来农产品的滞销和宅家居民必需品的采购困难,市政协在报送的《关于及时解决农民卖难和市民买难的双重困境的建议》中提出根据各地提供的社区需求信息进行产销对接,在保障产品质量和防疫要求的前提下,让市民吃上放心菜、平价菜很快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响应。对接农超,组织力量疏通物流、搭建本地农产品平价直供云超市,无接触收货很快平衡了市民双方供需问题。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宁波是制造业大市强市,有外来人员47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230多万,2月10日以后,社会各界对复工复产、保障就业的呼声高涨。针对宁波市内存量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但返甬人员防疫、企业复工复产成为当务之急的现状,市政协主席杨戌标、党组书记徐宇宁深入委员企业调研走访,及时向党委、政府报了《关于确保我市企业平稳安全复产的建议》《我市企业复工复产存在“四过”亟待重视解决》《关于分类施策精准扶持企业的若干建议》《关于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建议》等专报信息,针对复工复产时可能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出积极建言,第一时间就获浙江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同志的批示与肯定,其中许多意见建议被党委、政府采纳并实施。
疫情的形势出现了积极向好的趋势但拐点尚未出现,在危机中为经济发展找寻生机,为民生保障发出好声音,降低疫情对生产带来的影响,疫情后如何更好刺激消费、投资、利用出口促发展……市政协正在持续关注中挑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