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编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消除不利影响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积极谋划招商引资新对策……3月24日,江苏省宿迁市政协举行“化危为机促发展”建言资政会,市委书记张爱军对18个发言逐一回应。
2月份以来,宿迁市政协立足疫后新情况、分析发展新趋势、提出解决新对策的“三新”定位,围绕经济补损、民生补短和制度补缺三个方面选定了一批课题,调研后形成了议政建言成果百余篇,这次会议遴选了具有代表性的18篇进行发言。
此前,宿迁市政协建立健全“紧密联系、每日一报、专项协调、定期会办”四项制度,实时问需解难,千方百计促进企业快速平稳步入生产经营正轨,赢得了企业的好评。张爱军专门批示:市政协以“四项制度”助力企业复工,动真格、举实招、求实效,值得市各级机关学习,并要求市委办在《信息专报》中刊发,推动各地各部门学习借鉴。
“我市在1997-2020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中偏于保守,在新一轮规划中,要对接国家和省有关指标,按照‘跳一跳,够得着’的尺度,适度超前规划医疗卫生主要资源配置,防止一直在‘补课’。”民革宿迁市委会以“抓紧补齐医疗卫生事业短板”为题率先建言。
市政协教卫体委注意到,储备物资偏重于自然灾害生活物资,医用设备、防护服、口罩等储备不足,疫情期间频频告急。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手段落后,应急调度反应偏慢。建议把公共事件应急物资储备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市域范围内统筹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科学确定县、区、各功能区应急物资储备的规模和重点,实施错位储备、资源共享。加强与周边市的协同合作,建立更大范围的应急物资互补机制。
“在防疫战中,社区经受住严峻考验,成了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但运用人海战术比较普遍,属地管理与部门联动存在断层、盲点不容忽视。把社区当成一个‘筐’,什么难事都往里装的现象亟待改观。”宿城区政协的建言直指基层治理之困。
张爱军点赞了包括委员在内的广大干群坚持“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抗疫实践,也当即指出社区战疫中暴露出的应急方案有漏洞、闭环管理有空缺等问题,要求相关部门总结经验教训,广泛吸纳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抓好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宿迁脱贫攻坚工作也已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市政协委员戈亮结合宿迁实际,从保就业、促消费、强兜底、抢进度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农业农村界的王夏雯委员着眼农业补短补损,从优化补贴方式、抓精准帮扶,恢复畜牧产能、抓结构调整,支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抓服务支撑等方面建言。
“受疫情影响,我市实现全面小康指标大致呈现‘两降三弱多波动’趋势,当务之急是强信心、稳大盘、补弱项、调策略。”中共界建议,对近两年脱贫的人均年收入6500元以下的脱贫户进行全面排查,对计划今年脱贫的贫困户及时补救,确保脱贫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政协委员针对全面小康、脱贫攻坚提出很好的意见建议,市小康办、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要认真消化吸收,把政协的‘金点子’转化成补短板的好举措,确保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张爱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