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句号是春暖花开。受疫情影响,很多高校都开启了在线学习模式。为了保障学生顺利开展新学期的学习,不少老师克服重重困难,零基础开始学习在线网络技能。变身“主播”录制课程、在线完成科研试验、远程线上答疑解惑……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坚守岗位,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与学生一起在特殊的战“疫”中学习、经历、成长、感悟,守护着与学生的“春天之约”。
清华大学:科技助力 师生玩转“云上实验室”
每晚8点,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副教授李和平的等离子体健康科技研究组工作群开始热闹起来。在这个群里,老师和同学们不仅能够进行工作汇报和学术交流,李和平与组里的教师还会根据每位同学汇报的情况进展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讨论。虽然研究组成员们通过网络空间进行学术交流,但是大家各司其职、分工协作,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为此,李和平副教授还提前调整了科研战略和全组同学的工作安排,鼓励同学们“厚积薄发”,利用网络资源和计算机在家中进行文献阅读、论文写作、论文清样阅读、程序调试、实验方案设计等不依赖于具体实验平台的工作,并通过在线石墨文档收集了同学们的工作计划。虽然疫情推迟了开学时间,但学校工程物理系的师生们却没有停下科研的脚步,大家利用技术和科研优势,进行远程交流和同屏实验,“宅”在家里做科研。
工程物理系教授王侃在其反应堆工程计算分析实验室建设了“实验室软硬件远程协同开发平台”,为实验室师生提供了科研协作的系统平台。该平台如同互联网搭建起的一座“云上实验室”,支持师生们协同开发、高效维护、管理文档,极大地便利了科研工作。平台依托于实验室自有服务器构建了局域网,通过自建VPN验证实现远程登录,能够实现由内向外正常访问、由外向内的权限控制等,在提高网络速度、保障网络安全的同时也保证了师生学习的高效率。在这座“云上实验室”里,师生们远程指导、协作并进,科研进展同步更新。团队带头人王侃通过Reply by Email功能,实现研究方向上的把控和指导。青年教师直接参与讨论,在Issue、Merge Request等开发过程中,给予同学们技术指导,推动研究生论文和科研课题的发展与完善。此外,为了保证学生们顺利进行实验,平台上还集成和配置了较为完善的自动测试服务,兼容实验所需要的反应堆蒙卡分析软件RMC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互相讨论研究进展、审核程序研发内容,高效快速地完成研究工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0”后教授与青年学子“逐梦星空”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90岁的教授陈光在网络直播平台开讲,与青年学生一起“逐梦星空”。短短两个小时,在线视频人数就接近万人,跻身直播平台视频聊天专区人气榜第一名。
作为中国航空动力发动机专家,90岁高龄的陈光教授在疫情期间,主动为学生开直播讲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在这场主题为“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的线上直播讲座中,约900名师生在全国各地通过直播平台共同参与了这场传承北航精神的“逐梦星空”活动。
陈光教授从自己的学习经历讲起,动情地回忆起那些让他终生难忘的故事,并通过视频展示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和资料。上世纪60年代,陈光教授参与了对国外某型无人机的发动机项目研究工作。在发动机严重破损、资料匮乏的情况下,他和同事听取专业制造工厂提出的6000多条意见反复修改图纸和设计方案后,根据绘制图纸,借助已有尚完整零件和破损零件,多次修补、拼接,最终成功组装了一台修复后的国外发动机。“多用途无人驾驶飞机在北京研制成功”一事最终被镌刻在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上,谈及此事,陈教授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不少参与在线活动的学生留言表示,作为90岁高龄、将自己一生奉献给中国航天事业的陈光教授,他所讲的每一句话,都代表着他对航空事业、对发动机事业的热爱与赤诚。“我真切地感受到陈老炽热的家国情怀、航空精神、北航精神,我要以陈老为榜样,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贡献。”北航学生李浩海说。
北京工商大学:身在湖北千里送课 师生学习“不掉线”
每到上课时间,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系副教授罗昶便早早地守候在电脑前,等待学生一一上线。这学期,他将为2017级和2018级两个年级4个班、近200名本科学生主讲《新媒体导论》《融合新闻报道》《舆论传播与舆情分析》等课程。
春节前,他返回湖北宜昌家中,准备和父母一起过节,却不想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2月初,在接到学校发布开展线上教学的通知后,罗昶便开始积极备课。根据教学计划,罗昶每单周有12节课、双周有8节课,每一节线上教学课之前,他都需要精心准备,“回家的时候有些匆忙,只带了电脑,里面有一些上课的资料,但一些专业书籍和学科教程没有带,只能在备课前在网上收集一些资料补齐。”
在线课程中,罗昶利用雨课堂、腾讯课堂与学生们一起上课,学生既可以实时在线提问,罗昶也可以提出问题,请学生在线回答。课后,他通过课程微信群、学校的网络学习平台等各方资源,将所讲的内容和PPT整理好之后,发到线上或微信群中共享,方便学生开展课后学习。此外,针对疫情,罗昶也根据在线教学的优劣势调整了现阶段的教学计划,并在课程中加入了一些关于疫情影响的数据可视化作品、融合报道素材。“前半学期,我主要讲一些理论知识,为学生搭好知识框架,将原本的实验实践部分调整到后半段,后续的安排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调整。”
远在湖北荆州的理学院副教授周珺在接到上课通知后,也在第一时间开通了线上课程与学生视频学习,最开始由于网络信号等问题,她甚至一边打开手机热点,一边和学生进行语音讲课。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董微也远在湖北省襄阳市的家中,刚入职不久的她,为了能给学生们上好网课,一边备课、学习网络在线操作技能,一边在线向其他老师请教授课经验,为自己“补课”。
这一场疫情,让师生们没有如约在校园里相聚,却在心中相互挂念;这个春季学期,没有了课堂里学习的朗朗读书声,却听到了一句句温暖的“我在线上等你”。三位远在湖北的老师,远隔千里,心系学生,坚守岗位,用行动践行着教育人的使命与责任,与学生一起在学习中经历成长、分享感悟,静待相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变“主播” 线上授课线下“充电”
每天早上8点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凯便在手机上先通过线上打卡,上报自己的健康信息,随后,他又仔细查看了自己班级学生的上报情况,看到学生们一切安好,他便开始准备接下来的网课。
疫情让老师成了主播,网课和主播对王凯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线上授课更需要他提前精心准备大量的素材。于是在自学了网课平台操作技能之后,他使用专业录屏软件进行了《经济学原理》速课的录制,并上传至学习平台。这学期,王凯即将开始多门研究生课程,为了保证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他及时更新调整了教案。”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学习和生活节奏,虽然只能‘宅’在家中,但也不乏充实、不乏精彩、不乏挑战。教学、科研工作不能放松,要勇于挑战;指导学生也不能少,要多牵挂;运动健身不能停,勤操练。这样才能和学生一起克服困难,共渡难关。”王凯说。
网课录制及直播完成后,已经临近中午,王凯打开微信、电子邮箱等通讯工具,开始耐心地回答同学们关于学业、实习等各方面的问题。这学期,他要帮助本科生开始毕业论文的撰写,指导多名MBA同学对成稿的论文进行修改,并与本科、硕士学生一起讨论关于中小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学术论文研究调查情况。
下午,他抽出时间,准备处理完成学校的一些教学事务。期间,不时有学生在线提问,他放下手上的工作,一一耐心地进行解答。忙碌的一天过后,晚上,当家人入睡后,王凯开始在线学习,为自己“充电”,打开知名教授的在线课程网站,他既学习知识,也学习教学方法。知名教授的一门网络课程《公司金融》,他已经学习了三遍,他将自己的学习感悟记录下来,准备加入到为学生准备的课程素材中。“即使不能面对面地给学生授课,也要努力通过各种平台传授自己所学。“疫情期间虽然只能在家中,但应以职业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地投入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努力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王凯说。(记者 苏珊 综合整理)
来源:现代教育报